以梦为马 奔赴星辰大海

2022-04-14

2021年8月,东京奥运会场地障碍团体资格赛举行。图为1999年出生、曾是杭州市青年马术队一员的张兴嘉在比赛中。今年杭州亚运会,他将继续为国出战,在主场迎接五湖四海骑手们的挑战。新华社发

图为在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孩子们在上马术课。2018年下半年起,马术课就成了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的“标配”课程。(资料图)

杭州亚运会马术比赛举办地:桐庐马术中心。

骑手们在伯骏马会训练。

记者 马梦妍 倪宇翀

7点多,茵茵草场深处传来几声嘶鸣。栅栏里跑圈的小小身影,还没看清面容,已从不远处掠过,轻溅起几抔尘土。

贴着“高端小众”和“精英娱乐”的标签,也是“男女同场竞技”“不设年龄上限”的“另类运动”。可以热血可以优雅,马术,这项杭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奥运会老牌竞技运动,到底有多特别?又有多少人为它魂牵梦萦?

在杭州,一群“爱马士”会告诉你,他们以梦为马,一路奔赴星辰大海的故事。

在烟雨江南 圆一个策马奔腾的梦

难得的好天气,难得的小长假。游离在杭州踏青赏花的“人从众”之外,在余杭仁和伯骏马会基地,一群信马由缰的骑手显得有些特别。

这个基地可不一般——有资深的国家级马术教练多名,优良马匹80多匹,以及50×80的室外训练场、40×60室内训练馆、3000平方米马厩及配套设施等,总占地近一千亩。

即使不知道这些信息,仅从门口的标牌,你也能看出几分它的“江湖地位”——浙江省青少年马术训练基地、杭州市马术训练基地、杭州青少年马术夏令营指定单位……长长的牌匾并排竖立,令人目不暇接。

大,是初访者最直观的感受。专业,是了解后更深入的感叹。而对于伯骏马会的主人倪炳奎来说,这里是他的理想国,是他倾注全部心血守护的一方净土。

决定与马为伴的人生前,倪炳奎打过工也创过业,与朋友合伙圈设的马场也几经变更,“最后搬到了余杭仁和,这里环境宜人,场地也够大。”

在烟雨江南,圆一个策马奔腾的梦,听上去似乎有些“荒唐”。然而,倪炳奎对马的喜欢已成情结。“小时候看的电影、翻的连环画,上面经常有那些骑兵英雄和名马。感觉骑着高头骏马特别帅,所以我一直很喜欢马。”倪炳奎说,“而且杭州还曾是南宋与吴越的国都,历史上也不缺乏金戈铁马的热血,从跑马场路、打铁关这些地名就能看出来。”

很少有人知道,初创时,伯骏马会曾叫做东方骑术俱乐部。“东方骑术”——这里也的确吸引了诸多国内顶尖的骑手。就如现在伯骏马会的总教练、专注职业马术赛道的张立军。

跟倪炳奎不同,“马背上的老将”张立军出生在内蒙古的马术世家。父亲张汉文,是中国现代马术的鼻祖。17岁起,张立军就加入内蒙古马术队进行正规训练,此后又在内蒙古马术队担任运动员和教练,还曾赴日教习马术26年,2002年更代表中国出征历史性地拿下了釜山亚运会团体铜牌。那也是国人第一次参加亚运会的马术项目。

“马术历来是欧洲强项,亚洲中属日韩最强,张立军在业内的水准,放眼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倪炳奎很为自己的总教练骄傲,“现在他一手带徒弟一手抓竞技,每年的全国锦标赛依旧会参赛。他是用一辈子来做这件事了,我也是。”

专业化经营

培养东方自己的骑士

倪炳奎看重张立军,不仅因为他的专业度,还因为他在青少年学员中的“高人气”。青少年马术培训是伯骏马会的主业务之一。这也是国内马术俱乐部的共通点。

据《2021年中国马术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我国马术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由2016年的90.9亿元已增至2020年的153.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随之增加的还有马术俱乐部,其会员以青少年居多,占了46.86%。

培养需从娃娃抓起。孩子们喜欢马术的原因,十分相似。一是亲小动物,二是“跨界”亲密配合带来挑战。今年11岁的小骑手朱紫菡,在小学一年级时尝试了一次马术,便爱上了这项运动,“学校里常有的那些运动要么需要靠自己,要么需要两人及以上完成,没有哪个像马术一样,要人与动物配合。刚开始我也有点怕怕的,后来我们成了好朋友,这种感觉很独特,好像有无穷的力量涌出来。”

跟朱紫菡磨合最久的伙伴“开开”,是一匹来自英国的纯血公马,性格活泼。每当她带着胡萝卜出现在马厩,“开开”就会发出几声开心的鼻呼,亲昵地向她问好。

从接触马术到乐此不疲,小姑娘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学习马术两年,头回参赛便一举拿下了2020年浙江省青少年马术锦标赛快步地杆赛冠军。现在,这位东方小骑手在教练指引下,还把目光对准了省运会的舞步赛。

年龄、性别从来不是这帮骑手的顾虑。作为老牌竞技体育运动,马术自1900年起,就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首次出现在亚运会上则是在1982年印度德里举办的第9届亚运会。有趣的是,参赛者会按具体项目设定年龄下限,不设上限,并且允许男女同场竞技。

这让马术运动员得以千锤百炼而后驰骋沙场。如果说少年意气,是追求越野翻障、一骑绝尘的肆意洒脱,那么经沉淀磨合后,骑手更能体会到人着盛装、马踏舞步的从容优雅。

马术比赛中的盛装舞步赛也被称为“马术芭蕾”,要求骑手和马跟随音乐韵律做出一系列的编排动作,或行进或急走或慢跑。这个项目兼具力量与含蓄之美,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很适合有经验的骑手,对综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而专业恰是这群爱马人的强项。目前,伯骏马会是中国马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马术协会团体会员单位,还在市体育局支持下,组建了杭州市青少年马术队,与建兰中学、崇文实验学校、江南实验学校、北外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威雅公学、娃哈哈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数十家本地名校,共同培养出了多项赛事的冠亚军。

经营方面,也值得“取经”。“马术赛事竞技和培训以外,我们还开拓出了马术表演、马术写真、马术夏令营、研学、一日游、周边游等业务。”伯骏马会副总经理陈晓霖认为,多点开花的经营方式更能促进运动的推广:“骑马需要高度专注,又能活动全身、矫正姿势,快速改善腰酸背痛、肌肉紧绷等状况,适合亲子、团建、商务洽谈。孩子们照顾爱马,也会变得更有责任心,最终从身心两方面塑造出‘东方的骑士’。”

亚运当引绳

瞥见杭州马产业一角

白驹过隙,于骑手而言,是当下的青春,是挥洒不尽的汗水。于幕后工作者,则是宝贵的机遇,是风雨兼程的奔赴。

2020年9月16日,桐庐马术中心主场馆打下第一根桩。除去图纸设计花费的30天,留给施工方的实际周期只有365天。他们面对的,是无疫区建设、主场馆赛场3000余座观众席、5000平方米室内训练场,外加近5公里越野赛道、240个马厩及配套设施的庞大工程体量……

如果说马术俱乐部和马匹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础,那么高水平的马术赛事就是马产业的驱动力。

解读《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不难发现,现代马产业的兴起,已使得与马产业紧密相关的体育运动、休闲骑乘、文化旅游、专业化马产品开发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围绕马术展开的全产业链布局十分必要。

在2021年桐庐亚运城市建设攻坚战第三次工作会议上,亚运会马术比赛举办地瑶琳镇与新加坡外企投资的锦恒马术装备有限公司签下的第一单就达1.5亿元,包括马具装备制造、马粮、马营养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也填补了杭州市马具装备制造产业的空白。

此前,桐庐县政府还和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10家单位签订了马术项目赛后利用合作框架协议。关于“马术+游戏”“马术+俱乐部”等储备项目也在积极对接洽谈。

未来,桐庐将以马术场馆为核心点位,打造布局完备、业态丰富、特色凸显的长三角马术基地,促进马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放大赛事效应,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推动桐庐全域旅游再出发。

全城联动之下,桐庐全民运动的氛围也愈加浓厚。目前已先后开展“马术进街区”“马术进校园”等一系列亚运主题活动,并有序推进“喜迎亚运·全民健身”计划、全民运动节等大型活动,加快打造赛事品牌,吸引更多人关注亚运、强健体魄。

“新地标”势头正盛,“新高地”行业瞩目。杭州马术的明天熠熠生辉。

承君一诺幸守约,马上相逢会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