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梭梭的名义,创造美好的未来

公益治沙活动进入尾声,本季捐款,可为杭州林添绿1240亩!

2022-04-08

连续第五年捐种梭梭,2022年“建设造价林”捐款470000元,再创新高。昨天中午,杭州市建设工程招标造价服务中心、杭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举行了捐款仪式。(注:爱心榜详见文体新闻版)

“西湖无法复制,绿色可以传递”——从2011年开始,每逢3月植树节前后,耕植在杭州人民心中的一株“梭梭”就会苏醒过来,舞动起来。在甘肃民勤,杭州人民的蓬勃力量,连同“抗疫英雄林”、“建设造价林”、“留下小学林”、“观成林”等逾30个爱心地标,矗立在腾格里沙漠最西端的“杭州林”中,在春风浩荡中汇成了美丽杭州的动人乐章。

至昨天下午截稿前,今年的杭州林捐款活动,共募集到社会各界爱心捐款868077.63元,可种植梭梭1240亩!

2022年度的公益治沙活动也进入了尾声,为期一个月的现场募集到今天将告一段落。而一些企事业单位还在募集之中,今年最终的捐种亩数还将持续上升。

万亩同心绿,千里共富情。“党报记者 绿色传递”这一大型公益沙治活动,正在以年复一年的践行,告诉大地,杭州人民是生态文明脚踏实地的行动者,是生态共富带动乡村振兴的身体力行的探索者。

记者 李郁葱

1.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一座城共建一片林”。弹指一挥间,这一大型公益活动已经到了第十二年,杭州林的面积也在2021年逾越一万亩。去遥远的民勤种梭梭,这深入人心的“保留项目”,成为杭州人民致力生态建设的生动体现。

“未曾直面,怎能触及心灵?民勤一行,目之所及,步履沉重。杭州林,如同端立的石碑,坚毅与执着。那一棵棵梭梭树,正在萌芽与勃发,有些已泛绿点点,恰如地名的厚望。”

这是曾经和我们一起远赴民勤现场种植的读者代表的感言,也代表了每一位爱心捐种者的心声。

如同过往的十二年,今年前来捐种梭梭的杭州市民,相当一部分都是活动多年的参与者,有很多甚至已坚持十年以上,甚至有十二年来一直追随着活动的。他们这样说——

“第一次给民勤捐梭梭的时候,我还是小学生,今年我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学习很忙,但种梭梭不能忘,梭梭树,等着我,我会去看你们的!”

“不知不觉种梭梭成了每年迎接春天的仪式!”

“小小善举,年年坚持,让绿色蔓延!”

“不一定能等到我捐的梭梭长大,但这份心意一定会久久地生长下去”……

朴素的言辞,真挚的情感,代表着杭州这一座城的善意。如同一位读者朋友的评价:

“一座城市的集体爱心,体现了她对人类共有的生存环境的关照和爱护。这座城市所展现出的爱心,体现着它的历史传统、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也表明了它所达到的发展高度和其独有的城市品质。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充满爱心的市民,杭州这座城市展现了它的仁爱与文明之光!”

“杭州林”的影响力逐年扩大,这种影响力的扩大,是这个活动持续下去的理由,也是我们能够坚持做下去的理由。

2.

2020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面前,杭州有一家环保企业不仅参与浙江收治肺炎病人的院区保障工作,确保医用和饮用水安全供给,工程师们的身影还出现在国内其他城市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定点医院里。

这家企业叫天创环境,致力于改善水生态、循环水资源、创造绿色健康财富,用董事长丁国良的话来说,“天创”人早已与环保事业紧密联结在一起。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天创环境”为“抗疫英雄林”命名,向白衣天使致敬。

“我们得知这个活动已经持续多年,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参与进来,说明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

今年,天创环境又做深一步,由市场总监程志军牵线搭桥,加入了总部设在上海的“将来网”的新生力量——这是一家由水处理行业资深专家,联合IT及数据专业人士发起,帮助环保领域企业快速对接及简化贸易的的网络平台。

“这个活动能够在助力改善西部荒漠化的同时,实现产业生态化,实现环境、产业双赢局面,可见益处是长久而有意义的。”将来网一眼看到了公益治沙活动的光明将来。

今年将来网将捐种梭梭30亩。就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到民勤县存在水质的问题,造林人饮用的是地下100多米的深井水,硬度很高,也就是苦咸水。将来网决定和天创环境一起定制一台净水机并捐赠给民勤。

这台特殊的净水机能够将水中的漂浮物、重金属、细菌、病毒等通过过滤的方法清理干净,全自动一键操作。

我们对接了小马哥(民勤县国栋生态沙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执行主任马俊河),告诉他这一消息。他高兴地说:“现在民勤饮水倒是方便了,关键是水质不好,这台净水机将放在四方墩种植现场,给植树造林的工人们使用,改善造林工人的饮水条件。”

3.

在民勤四方墩的万亩杭州林中,十余座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校园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落成的时间有早有迟,但每一年的面积都在扩大中,像是一种涟漪效应。

“让我们的爱在腾格里沙漠延续,继续让我们的行动在提倡‘低碳、节能’环保生活的今天成为最时尚的追求。”这段朴素的话,大概代表了众多为民勤捐种梭梭的师生共同的心声。

这些捐款,有的是同学们平时舍不得花的零花钱,有的是藏着的压岁钱捐,还有的是得之不易的奖学金。孩子们珍贵的心意,将成为腾格里沙漠绿洲中一份永恒的绿意。

杭州留下小学、观成教育集团、长桥小学、宏达南浔学校……他们在春风中寻找爱的真谛,他们在成长的路上为自己定位:爱和责任。

同学们说,拯救民勤,捐种梭梭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一定要坚持下去。而这种坚持,将在孩子们的未来显现出来。

当坚持成为自觉,把绿色变成坚定的信仰,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4.

天空不语,又言辞无尽,蔚蓝的天空俯瞰着人间,像是天使守护着人间。

“拍天空的人”是一个微信公众号,发起人是杭州一位资深媒体人,它的背后是一群摄影爱好者,核心成员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来自不同国度,身份各异,有导演、摄影师、旅行达人,有农林植保专家、科考船长、博物学者,有企业家、公务员、艺术家、医生、教师、农民、记者、诗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拍摄世界各地的天空。

天空、云彩、星月、飞鸟、朝霞、海洋,是这颗蓝色星球对人类的馈赠,如同空气之于呼吸,梭梭之于沙漠。

2021年4月,“拍天空的人”公众号的群友们共同决定,将公众号的打赏费用用来种梭梭,在杭州林中捐赠一片“天空林”。

今年,“拍天空的人”共收到打赏费用14538.42元,全部用于捐种梭梭。

天空林这种聚沙成塔的方式,或许正是杭州林得以在民勤茁壮成长的根源:个体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我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能够创造出奇迹,就如同沙漠中的梭梭林,能够抵挡沙尘暴的入侵。

未来已来,它就在我们的眼前,但需要我们去争取,去奋斗,这就像在春风中起伏舞蹈的梭梭,它们如同一匹匹绿色之马,带着我们奔赴绿色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