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庐鸟瞰 俞丰/摄

桐庐一体化指挥 调度平台

数字乡村“民宿智脑”

莪山5G示范应用

桐庐旧县街道“旧连心”应用程序

桐庐快递产业大脑
文/陶元 滕雪飞
图/桐庐县数管局
自省委吹响数字化改革工作号角以来,桐庐县委县政府将数字化改革作为首位攻坚战来抓。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数字化改革中如何保持领先,桐庐围绕打造数字化改革高地目标,聚焦“152”工作体系,全力以赴抓推进,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
县“大综合一体化”综合执法数字化改革经验做法在省委改革委第十三次会议上作汇报交流;县“综合行政执法一体化”和“网络订餐”两大应用场景在全市数字化改革暨“数智杭州”建设攻坚年推进大会上发布;交通执法预警管控平台在市第十次深改会暨数智杭州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浙江畜牧产业大脑、桐庐蜂产业大脑入选数字经济系统第一批优秀省级重大应用系统……
一个个应用场景,让桐庐的社会治理更智慧、营商环境更优质、城市生活更便捷,也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小幸福”。
今年是推进数字化改革全面贯通、集成突破、集中展示之年。桐庐完成《桐庐县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为数字桐庐建设提供高标准、系统化的遵循和指导,瞄准群众、企业和基层最有获得感的领域,找准改革所需、基层所求、群众所盼的“小切口”,打造了一批桐庐特质的场景应用。
下一步,桐庐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数字化改革,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强化基础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夯实数字治理和多跨协同场景应用,提升城市数字化服务能力,为实现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贡献“数字力量”。
夯实改革之基 支撑体系建设有保障
聚焦不同领域痛点难点的多跨场景应用不断上线,得益于过去一年桐庐对准全省“152”工作体系和既定跑道,在省级顶层设计下,结合实际完善区级顶层设计,构建多跨协同总体构架。
2021年8月26日,桐庐正式上线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作为改革的智慧化平台中枢,已实现省、市、县三级平台全面贯通,具备数据编目、归集、治理、共享、开放和安全管理能力。平台汇聚全县各部门本地沉淀数据及省市两级相关部门的条线数据,并将数据融合创新,支撑五大综合应用,实现县域治理“整体智治、高效协同”,全面提升桐庐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如果说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搭建,强健了桐庐数字化“身体”,那么做优一体化数据化资源系统则畅通了全身的血脉。
2021年桐庐梳理自建和省市统建信息系统253套,编制数据资源目录592张,自建系统编制率达 100%。据桐庐县数管局负责人介绍,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的建设不断完善。其中“IRS研判系统安全风险,赋能区县违规互联网出口整合”,“IRS预警数据违规共享,赋能平台数据共享规范化”、“IRS助力独立APP,微信端应用挖掘”3个案例,被省大数据局列入数字化改革优秀案例。
数据全面贯通,是支撑数字化改革的关键。统一门户则不断加速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数据资源“一本账管理、一站式浏览”。
桐庐不断优化政务外网网络架构,拓展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提高网络带宽和服务保障能力,完成县政务网核心路由器替换升级;不断完善桐庐县电子政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对电子政务网络进行调整和安全加固。截至目前,桐庐县数字化改革总门户和五大综合应用门户全部上线,实现了应用场景“一个口子入”。
创应用好场景 群众企业满满获得感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外卖也已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寻常事”。点外卖,市民最担心什么?那就是食品安全。
据统计,桐庐网络订餐年订单量达700万单,销售额2亿元,网络订餐商户1203家,涉及不同的餐饮业态,从业人员达3000人以上。桐庐县通过打造全流程可视化网络订餐数字化监管平台让外卖“入口无忧”。
桐庐县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打造了网络订餐“全程可视放心”数字监管平台,可实现网络订餐商户“一张图”、后厨操作可视“双平台”、食品配送追溯“全轨迹”及社会监督共治“一座舱”。系统上线以来,外卖食品安全、配送安全等风险隐患大大降低,真正形成经营主体责任压实,政府协同高效监管、社会多元共治共赢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
作为“中国快递之乡”的桐庐,快递产业大脑,一图展示快递产业基础信息、共享采集、车辆监控、寄递安检、产业分析、产业政策六个功能板块,达到立足桐庐、服务全省、辐射全国、通达全球的目标。快递产业大脑将加速实现系统集成,实现“云端快递”的无限可能。同时“@快递小哥”应用场景系桐庐推出的全国首个关爱快递小哥和发挥快递小哥社会服务作用的双向平台,实现“帮小哥”“小哥帮”两大功能。同时以各个快递网点为点,全面动态数字化管理快递小哥队伍,为精准帮扶提供决策依据。
桐庐从“三张清单”入手梳理具有多跨属性、桐庐特质的场景应用24个。围绕省重大应用“一本账S1”清单,按照“入账场景派员跟进”、“一般场景定期会商”等形式分类推进。桐庐共承接省市试点41个,自谋特色场景26个。
面向农村,桐庐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获评农业农村部评选的“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
在桐庐旧县街道,农户家门口贴着一个二维码。小小的一个码,农户基本信息尽在平台里,为日常工作提供便利。驻村干部走亲时的工作留痕更为纪委对干部走亲、连心、服务工作的精准监督提升了效能。在“旧连心”微信小程序,群众有需求可在平台留言,群众有问题可在线反映,群众有急事可一键直呼。该平台架起了村民与村集体、街道之间沟通的桥梁,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3分钟回应,10分钟抵达现场,使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
此外在助力提高政府服务能力上,桐庐行政执法一体化指挥平台、市县两级政法一体化办案驾驶舱(执法监督协同)、“交通执法预警管控平台”等破解了日常工作中的“堵点”和“痛点”。同时强化“一网通办”能力,20个重点“一件事”迭代升级,126个高频民生事项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向基层延伸;“亲清在线”“民生直达”迭代升级;“县乡一体”投资综合服务应用上线运行等等。一系列的场景运用,使桐庐在数字化改革中劈波斩浪。
桐庐按照“谋划探索一批、实施推进一批、突破完成一批、取得标志性成果一批”的要求推进重大应用项目建设,对最佳应用的改革成果及时进行梳理,截至目前,已梳理形成7项理论成果和46项制度成果。
成立专业队伍 体制建设水平成长效
桐庐成立以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高规格数字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把手”抓改革的责任落实机制。同时,组建工作专班,通过不同层级工作例会,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对数字化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部署,确保数字化改革按照既定目标有序进行。
成立数字化改革项目审核把关小组,对确认推进项目,成立“一个牵头单位+若干责任部门+一名专班成员”的工作专班。相关单位“一把手”亲自挂帅,紧扣目标计划,坚持挂图作战、重点突破、强力推进。同时,成立项目评估小组,对已建成项目进行全面验收评估,形成工作闭环。
同时,桐庐全面开展数字化改革攻坚战互比竞赛,通过组团积分的形式,从试点承接、交流推广、项目推进、主动参与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打分,对榜单结果进行晾晒,让各单位既有压力,更有动力。设立县级改革突破奖,并将改革推进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进一步鼓励推动全县各界投身数字化改革。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桐庐,有一支专门的数字“专管员”队伍。由各单位明确1至2人为本单位负责数字化改革任务的“专管员”,担当本单位数字化改革的技术和业务职责,技术上接受桐庐县数据局的行业管理,形成技术和业务两方面的双重管理。
翁坚冰是桐庐县人民法院的数字“专管员”。在法院开展的“执行合同”一件事改革中,他既是见证者,也是实际操作者。由于长期做此项工作,对工作中的堵点和难点,翁坚冰非常明了。“在先期的改革中,我们结合实际工作,进行模拟场景的不断尝试。”翁坚冰表示,以前自己的目标是尽量按时完成工作,但自从有了数字“专管员”这个身份后,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使整个流程更简便、更准确、更智能、更优化。很多时候,他将系统进行优化后又请来应用的法官来进行体验,根据法官的体验感来再次进行完善。
“数字化改革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流程再造、制度重塑等,以数字赋能、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等,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就需要各级各部门协同作战,而高效协同作战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数字化改革专业队伍。”桐庐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徐利民表示,建立数字专员,就是专业队伍的主要落脚点。
和翁坚冰一样,桐庐全县的数字“专管员”有96名。桐庐建立数字化智库、数字化项目标评审专家库和数字专员三支队伍。通过1至2年的培养打造,形成一支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数字化改革专业队伍,全面支撑桐庐数字化改革工作,也将为全省数字化改革在组织保证上探索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