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6小时,只为看一眼《清明上河图》

快报记者亲历故宫博物院百年大展

2025-11-01

10月28日,观众在故宫博物院“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午门正殿展厅(二展厅)观看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卷。

观众在故宫午门排队等候参观展览

金双龙纽云龙纹编钟

亚醜(chǒu)方尊

掐丝珐琅嵌宝石缠枝莲纹多穆壶

观众在观看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卷 本版摄影 记者 陈中秋

记者 陈中秋

1925年,紫禁城森严五百多年的大门缓缓开启,皇家宫殿转变为面向大众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闻名于世。

今年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9月30日,“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在北京故宫午门展厅对观众开放,从195万余件馆藏中精选出的200件(套)文物进行展出。

真迹扎堆,国宝集结。虽然百年大展要持续3个月直到年底,但一开展便引发观展热潮,午门城楼下每天都是长长的队伍,观众排队数小时,只为看一眼故宫“压箱底的宝贝”。

在展出的文物中,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据传李白唯一存世真迹《上阳台帖》、传世最早的纸本画《五牛图》等几件展品,堪称“国宝中的国宝”,而展出时间仅到10月29日。

“顶流国宝”限时亮相,更激发了大众的观展欲望。在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上,想要预约百年大展,拼的不仅是手速,还得靠点运气,稍微卡顿一下,就显示“约满”。

有人抢不到票,在社交平台上直呼“到底是谁看到故宫百年展了啊”,也有不少网友“吐槽”:“预约拼的是运气,看展靠的是体力。”有网友发帖称排队时间长达10小时,甚至有人从下午开始排队,午夜才看完全部展览离开故宫。

开展一个月以来,故宫博物院针对观展规则进行了多次调整,包括发放参观时段号牌、改变参观顺序和为《清明上河图》设立单独排队通道,然而观展时间仍需数小时。

在几件“国宝”撤展的前一天,快报记者走进故宫博物院,亲历这场百年大展,近距离一睹国宝风采。

10月28日早上7点50分,我从东华门走到午门,看到已经有很多游客在排队,这其中能预约到百年大展的观众应该是少数。

要想排队少,必须去得早。去之前,我做足了功课,特别是做好了长时间排队的准备。

8点30分,故宫开门。工作人员引导观众有序安检、验票,进入故宫。

8点37分,我走进午门。百年大展的入口就在一进午门西侧城墙根下,因为到得还算早,我很幸运地直接进入围栏排队,不用领取号牌。

而之后赶来的观众,要到一旁的领号处,领取下一个整点的到场时间牌,并按时段每隔一小时分批排队进入。工作人员先核对预约信息,再一边发牌一边对观众说:“先去别的地儿转转,到点过来就成,不用继续在这排队了。”

一些游客看到排队的人群,才知道有这个展览,便问工作人员:“现在还能预约吗?”工作人员回答:“今天已经满了,请提前7天在小程序上预约。”

8点50分,缓慢移动的队伍突然停了,前两批观众已经登上午门城楼展厅,每批大约50人,我刚好卡在第三批的前部。

“我朋友前段时间来的,光在午门下面就排了5个小时,那叫一个崩溃啊,现在这样好太多了,不用一直排队硬等。”排在我后面的韩女士说,我们算幸运的,再等等就能进去了。

9点46分,在午门下排了约1个小时后,我终于沿着台阶登上百年大展所在的午门城楼。

登上城楼后,还要原地排队等待,工作人员按批次发放不同颜色的号牌,这是进入《清明上河图》所在二展厅的唯一凭证。工作人员再三叮嘱,务必保管好号牌,丢失就不能进入该展厅。

领完号牌,就可以先去一、三展厅自由看展,也可以去卫生间,等工作人员喊某个颜色,便可以排队进入二展厅参观。

10点03分,我领到了红色号牌,随后走进一展厅开始看展。由于控制了人流,在展厅内参观拍照还算顺畅。

这次“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按照“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单元,分设在三个展厅。

一展厅为午门西雁翅楼展厅,以“一脉文渊”为主题,分列“天府永藏”“紫禁初开”“故宫新生”三个部分,展品有掐丝珐琅太平有象、亚醜方尊、金双龙纽云龙纹编钟等;

二展厅为午门正殿展厅,以“百年传承”为主题,分列“国宝汇流”“古物重光”“殿宇生辉”三个部分,展品有《清明上河图》《上阳台帖》《五牛图》等;

三展厅为午门东雁翅楼展厅,以“万千气象”为主题,分列“文明赓续”“华章共谱”“太和充满”三个部分,展品有青铜莲鹤方壶、金瓯永固杯、青玉兽面纹璧等。下转B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