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8”号段 6525条诈骗短信 是怎么发到 我们手机上的? 法院判决六被告 公开道歉赔偿50万元

2025-10-14

记者 程潇龙

“尊敬的用户,您已成功定制明星×××世界巡回演唱会上海站门票1张,请15分钟之内支付票款……”这样的诈骗短信,骗子是如何发送到我们手机上的?

昨天,杭州首例反电信网络诈骗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审理。广东、无锡、武汉、北京、安徽等 地的六家电信从业单位或关联人员成为被告。

杭州赵女士在某社交平台寻到“出售内部票,下单成功后付款”的推文。按对方要求加好友后,赵女士填写了身份信息和手机号,随后收到某“票务平台”通过1068码号发来的上述短信。

赵女士急忙在15分钟“短信有效期”转账激活“验证码”,屡被告知操作失败,累计转账17万元时才惊觉被骗。

2023年暑期,各地发生多起涉演唱会门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害人和赵女士一样,因轻信1068码号发送的票务短信而上当受骗。

1068号段须由符合资质的公司向相关部门申请成功后方可启用,使用者需要对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码号不得擅自转租。据警方调查,广东某公司、无锡某公司、武汉某公司、北京某公司、安徽某公司与原河北某公司,通过签订系列服务协议,涉案的10687415、10684500码号,被诈骗分子利用,共计发送涉诈短信6525条。

该案公益诉讼起诉人、滨江区检察院检察长夏涛说,电信业务经营者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应起到“反诈看门人”的作用,但六被告违法转租码号,未履行相互之间合同禁止转租转售的约定,对短信内容、提供者真实身份、客户合同等,均未履行严格审核义务,为电诈活动提供了路径渠道,依法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昨天法院当庭判决:六被告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公益损害赔偿金共计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