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李阿姨患肺炎面临“激素依赖”难题

汪玉冠主任中医师整体调治打破僵局

2025-09-20

汪玉冠 主任中医师 曾长期在浙江省中医院从事中西医内科临床工作,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肺结节的综合调治,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对胃炎、肠功能紊乱、汗证、虚劳、口臭、失眠、口腔溃疡等内科常见病的治疗和肿瘤术后调理、膏方等也有深入研究。 坐诊时间 咏芝元国医馆: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良济和中医馆: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吕飞 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对免疫系统过敏、紊乱引起的疾病都有一定研究。擅长针药并用治疗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病、风湿免疫类疾病、鼻炎、失眠及情绪病、消化系统疾病、面瘫、耳鸣耳聋、癌痛及放化疗副作用、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等。 坐诊时间 咏芝元国医馆:周一、三、五全天,周六上午。

通讯员 亦宣 记者 潘雷

71岁的李阿姨,这一年过得实在不容易。反复胸闷、气急,走几步都得停下来歇一歇。

2023年6月,李阿姨因为发烧、咳嗽住院,被诊断为肺炎。用了抗生素、激素才控制住病情。可即便这样,出院后,她还是动不动就因为发热、胸闷、气急频繁住院,病情反反复复,不见好转,激素药也不能减撤,每天最少需服4片。

到了2024年3月,李阿姨转到杭州大医院检查,医生考虑间质性肺炎,接着用抗生素、激素、免疫制剂治疗,可4月复查时,肺部的间质性炎症较前稍增多,原先右肺上叶的一个结节增大到16×12毫米,且呈部分实性改变。

就在李阿姨和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听说汪玉冠主任中医师在治疗肺部疾病方面经验丰富,口碑非常好,便满怀希望地前来就诊。

2024年5月,李阿姨第一次走进汪主任诊室。汪主任仔细翻看了她厚厚的检查报告,耐心听她讲完每个不舒服的地方,随后便开出了中药方。并叮嘱李阿姨,按时服药,饮食上要清淡,作息也要规律。

没想到,才喝了一周中药,李阿姨就发现自己胸闷、气急好多了,胸口后背的隐痛减轻了不少,激素药也从每天4片减到了3片。李阿姨和家人都觉得看到了希望,更坚定了继续在汪主任这里治疗的决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6月,李阿姨胸闷、气急、胸背痛几乎感觉不到了,免疫制剂早已经停服,激素药也减到2片。8月,困扰李阿姨十多年,拉大便前时不时会腹痛甚至晕厥的老毛病,没有再犯。

虽然在后续复查中,肺部情况有过反复,但整体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到今年5月,李阿姨不仅能正常上下5楼,连激素药也能稳定在1片了,而且之前那颗16×12毫米的肺结节也没再看到,血常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看着复查报告上趋于平稳的结果,李阿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汪玉冠主任说,许多间质性肺炎患者面临“激素依赖”难题:减药就复发,长期用又怕副作用。中医的介入能有效打破这一僵局。中医将间质性肺炎归为“肺痿”“肺痹”范畴,认为其多与外邪入侵、正气虚弱相关,治疗注重整体调理、扶正祛邪。一方面通过改善肺部功能,缓解咳嗽、胸闷、气急等症状;另一方面通过改善患者体质,增强免疫力,合理减撤激素、免疫制剂等药物剂量,延缓疾病的进展,实现标本兼治。

都是脸上红肿痒,部位不同,病因也会不同

吕飞医师说要“分经用药”效果才好

记者 谢谨忆

天气热,到都市快报咏芝元国医馆吕飞医师处看脸上皮肤问题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67岁的刘女士,去年脸上开始发凸起的红点,特别是到晚上,一粒粒会爆出来,越爆越多,整张脸都红、肿、痒,到四五月份的时候,面皮已经肿到眼睛都睁不开。

她去各大医院看过,有被诊断为玫瑰糠疹的,有被诊断为荨麻疹的,中药西药都试过,激素也试过,吃药的当时压下去了,但停药后不久就又复发了。刘女士也不敢常用激素,但不用脸上又难受又难看,苦恼得很。

后来,她在快报看到吕飞医师善用中医针药治疗皮肤病的报道,跑去一周做了5次针灸,同时吃上中药,面部的红肿居然就退下去了,痒的程度也明显减轻。刘女士看到明显的效果很满意,打算再接再厉继续治疗。

“我来的时候面色比现在红,连眼皮都痒,你现在看我这一颗一颗的,鲜红色都退下去了,变暗红色了。”

吕飞医师说,刘女士的根本问题是火热之邪熬炼气血,产生了毒邪。而毒邪又沿着阳明经上攻,聚于面部,所以发出来的点点像火疖子一样的,给她的治疗要清热祛风解毒,偏重于解毒。

而另一位陈女士,眼角、额头也长红斑,痒,但她则是侧重于风邪了。

陈女士是从去年9月份开始,脸上长红斑,发际线、耳朵、眼角旁边,越发越多,越发越大,她去大医院打针吃药,看了半个月也没效果。一个月后,她脖子两侧也开始长红斑,头发都遮不住了。

吕飞医师说,陈女士的问题在于风邪阻于少阳三焦经:

“阳明经、少阳三焦经都会到达面部,区别在于阳明经穿过正面,而少阳三焦经会通过侧面,所以她们虽然都是面部的皮肤病,但发病的具体部位是不同的。”

吕飞医师说,起病的经络不同,用药就不同,因为不同的中药对应的经络也不同,比如石膏入阳明经,柴胡则入少阳经,各味中药侧重治疗的经络不一样,所以中医有“分经用药”的说法。

经过吕飞医师的详细辨证施治,陈女士一周三次针灸及服用中药后,症状明显减轻了,红斑面积变小,颜色也淡下去,瘙痒程度减轻,这就给她继续治疗带来了信心。

“施针可止急性症状,中药则是做根本性调理。但像这两位女士有一年多的病程了,靠一周的治疗马上痊愈是不太可能的。现在只是给她们止住了急性症状,症状减轻了,但余邪未清,可能还会复发。我的建议是,顽固性、难治性皮肤病患者,在症状完全消失之后再针药巩固一个月,巩固治疗可大大减少复发的几率和严重程度,缩短病程。”吕飞医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