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徐尤佳
“早上起来喉咙又干又痛,上课前得反复清嗓才能发声……”开学一周,到杭州市中医院看咽喉炎的患者多起来了,其中不少是教师群体。连带“火”起来的,还有市中医院互联网医院在教师节前上线的利咽擒龙膏。
杭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傅骞做了个统计,最近一天门诊接诊四五十人,约1/3是因为喉咙不舒服来就诊的。
“教师因为工作时用嗓多,容易出现声音沙哑、咽部有异物感,吞咽时伴随灼热感,严重时连喝水都觉得痛。” 傅骞说,教师群体慢性咽炎、慢性喉炎、声带小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随教龄增长逐年攀升。
除教师群体外,门诊中还有不少患者是主播、销售、咨询等职业人群。大部分和过度用嗓有关,还有个别患者是因为环境刺激或体质敏感等引起的咽喉不适。
“咽喉炎犯了,最重要的是减少用嗓,饮食上也要注意忌口。”每次坐诊开方,傅骞总是把“顺口溜”挂在嘴边:“多喝水,少说话,不吃油炸不吃辣,坚果炒货忌一下,不吃海鲜鱼蟹虾。”
除了忌口,还可以通过中医辨证,用清热利咽、止咳化痰的汤药来调理。但不少患者反馈“汤剂太难喝了,一天到晚捧着保温杯喝药也不方便”。
杭州市中医院便组织中药房专家进一步改良经验效方,研发出适合大部分咽痒、咳嗽患者的小包装膏方。
利咽擒龙膏一日服用2次、一次1包,可以直接含服,也可以用温开水稀释后慢慢滋润喉咙,有清热利咽、止咳化痰的功效。不过这款清膏偏清热,体质虚寒、脾胃虚弱易便溏者要慎用,此外因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咽痒、咳嗽患者,服用前也建议先咨询医生。
傅骞提醒,当下正值肺疾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高温暴雨产生的湿热也伤脾,互联网医院上线的另外两款百合润肺膏、人参健脾膏,也可以助力未病先防。
(为保护隐私,文内患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