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习惯把困惑、脆弱告诉老师 换来成长的勇气、内心的坚定与奔赴未来的希望

今天教师节,把爱大声说出来: 谢谢您,亲爱的老师!

2025-09-10

记者 张宇璐

今天,是第41个教师节。每年9月新学期开启,这个特别的节日也如约前来,提醒我们为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送上爱与祝福。

9月6日,都市快报、橙柿互动、爱写作的狮子发起“把爱大声说出来!谢谢您,亲爱的老师”征集活动。短短几天,橙柿互动的App后台收到了蜂拥而至的回忆与感激,每一个故事都动人,每一句感谢都真诚。

说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很多人首先浮现的会是小学、初中阶段的老师。他们用耐心和爱心,解答着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使劲浑身解数去激发我们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

“没关系,勇敢一点”“别怕,老师在!”“你可以的,加油!”在大家的投稿中,这些高频出现的语句虽朴素,但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为学子们筑起强大的精神后盾。

相比承担教育启蒙使命的小学、初中老师,高中老师往往没有那么多强光的聚焦。在学生人生的关键转折点上,他们选择默默陪伴,用深沉的期望与坚定的信任为学生护航。

今天,我们同样锁定了一批很“不一样”的杭州高中老师,他们有的靠过硬业务能力赢得学生、家长的尊重;有的以无尽爱意托举每个孩子走过激烈的青春期;有的个性十足,永远跟学生同频,一直是孩子心里最懂他们的人……

肩上有责,眼中有光,感谢有您,让教育成了岁月里最美的诗行。

见习记者 范雯 记者 郭婧

读书的时间里,除了父母,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就是老师。我们习惯把困惑、脆弱告诉老师,换来成长的勇气、坚定与面对未来的希望。

每年的教师节,该怎样表达对老师们的谢意和祝福?

今年,都市快报、爱写作的狮子开设专题,把写给老师的祝福登出来,作为礼物,感谢我们人生中遇到的好老师。

9月6日,“把爱大声说出来!谢谢您,亲爱的老师”征集活动启动以来,短短几天,橙柿互动App后台,不断有网友晒出文字与照片,讲述自己和老师的动人故事。

其中,有年龄相差14岁的亲兄弟遇上了同一个班主任;有以小学老师为偶像,自己也成为老师,还被评为省特级教师的老人;还有学生匿名为“小调皮”,感谢在背后默默替自己挡枪的老师……一个个细节,串起了温暖的记忆。

今天是教师节,这些真挚的告白,不仅是对老师的感谢,也是对岁月里那份守护与陪伴的最好礼物。

杭州市小营巷小学

陈珍老师

2012年,我进入小学,班主任正是陈珍老师。陈老师的板书——尤其是写在田字格里的字,方方正正、一笔一划,如同印刷出来一般漂亮。她用她温暖的手握着我的小手,一笔一划地教我写字。那份温度,我至今还记得。

前不久,小我14岁的弟弟也上小学了,妈妈高兴地告诉我,弟弟又遇见了陈老师。缘分真是妙不可言。于是我写了一封信给陈老师。没想到,9月7日——我20岁生日当天,收到了她的回信。

信中夹着一张《我的梦想记载表》,是我一年级时写下的歪歪扭扭的还带拼音的梦想:“我要考一百分”。没想到,陈老师居然还留着!看着那稚嫩的笔迹,不知为何,我的眼角渐渐湿润了……

2018届毕业生 颜学刚

天长小学

罗云仙老师

1954年,我从天长小学毕业,70多年来,当时的大队辅导员罗云仙老师始终是我心中的偶像。

她发动我们给前线志愿军写慰问信;带领我们在西子湖畔载歌载舞;导演我们排练诗朗诵《在我们中间》和《大起来做什么》,登上了省人民大会堂舞台……

如歌所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终于,我也当了教师。罗老师是第二批省特级教师,我步后尘,也评上了第六批省特。

光阴荏苒,2021年教师节,虚岁八十的我在上城区特级教师联谊活动时见到了童年恩师,师生情谊逾甲子,虽已耄耋笑意浓,激动留影,珍藏。罗老师的学生:童承基

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

张炜老师

张炜老师是我小学的班主任,她是真的和别的老师不一样——从不会催着我们交作业,反倒总给我们讲故事。有时候还带我去学校顶楼——那儿是个小农场,种着各个班的蔬果。

放学后,我们常留在顶楼农场,一边打理那片小花园,一边聊天。后来太阳花开得越来越多,一大片金灿灿的,她站在花旁边笑着喊我看,那时候我总恍惚觉得,她自己就像一朵太阳花。

太阳花开得多了,她会剪下几枝送给同学,还总说些特别可爱的理由:“今天某某同学吃饭细嚼慢咽,送你朵花”“今天某某同学笑着跟人打招呼,送你朵花”“今天某某同学把抽屉理得清爽,送你朵花”……那些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的小事,她总挂在嘴边,反倒学习上的事,她很少刻意说。

她陪我们走过了四年。现在,我读高中了,每次我去看她,她都早早在校门口等我,笑着喊我的名字,跟她刚来时那样,一点没变……

已经读高中的学生 郭思玥

杭州市紫金港小学

仇南叶老师

我总记得三年级那个飘着桂花香的秋天,我们班的长绳队在操场练得热火朝天。轮到我钻进绳圈时,我一个意外要摔倒,于是下意识用手撑地,左手食指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别怕,老师在!”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仇老师蹲下来轻轻托住我的手,带我去医院的路上,她把我的手放在她的风衣口袋里暖着,反复说“马上就到医院,不疼了啊”。

医生捏着我的手指检查时,我忍不住尖叫出声。我眼角的余光瞥见仇老师别过脸,用袖口擦了擦眼睛——我清清楚楚看见,她的眼泪掉在了衣角上。那一刻,我忘了疼,只觉得鼻子酸酸的:原来老师比我还心疼。

后来我才知道,仇老师特意找了骨科专家,反复确认“会不会留后遗症”“以后还能不能拉琴”。每次换药她都帮我记着时间。

现在我的小提琴考过了十级,还是会想起那个秋天,仇老师为我掉眼泪的样子。那句“别怕,老师在”,还一直暖着我的心。

605班 诸宜宁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学校

田云霞老师

记得那是五年级新学期开学不久,您的腿在暑假做了手术,走路都要依靠一副拐杖。

那天我的水杯忘在了家里,上完体育课的我口干舌燥,只好支支吾吾地跑去向您“求救”。令我没想到的是,您非但没有责备我,还说会给我找水喝。

很快我听到一个声音:“之恒,快出来!”我赶忙回头望,您捧着一个纸杯,拄着拐杖站在门边。您对我说:“我跑了二层楼,总算在教导处找到了纸杯,水我加好了,你赶紧喝吧。”

一口饮下了杯中水,我似乎从未喝到过如此清冽甘甜的水。当我再抬头时,您已经拄着拐杖朝着办公室方向去了。

田老师,您不仅是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更是我心中最暖心的“家人”。

您常常从日常点滴中发掘我们细小的进步,及时发在班级群里与家长们分享。爸爸不止一次地向我提起,每当他因为忙碌的工作感到疲惫不堪时,看一看班级群里您的分享又能让他打起精神,恢复元气。

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学校606班 贾之恒

杭州市北塘河小学

苏也文、赵丽芳老师

记得7月12日家访日那天,是个大热天,下午又突然下起了暴雨,就在我们担心老师会因此改期时,她们已经带着温暖的笑容来了。

连续两天奔波家访的她们,没有任何烦躁的情绪。班主任苏也文老师很年轻,和孩子讲话时,眼神里充满了热情和憧憬,温柔又不失力量;同行的副班主任赵丽芳老师是一名资深教师,她话虽不多,但句句在重点。

现在,孩子已经开学一周多,每天她回家都会和我们分享学校的各种趣事,包括苏老师身背“小蜜蜂”,分批牵着孩子们上洗手间,累得满头大汗等等。每天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知不觉掌握了新知识,逐渐过渡和适应了小学生活。

感谢苏老师和赵老师,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捕捉每天的小惊喜和小进步,是孩子真真正正的快乐成长守护神,让我们家长安心、舒心,更放心。

北塘河小学105班 林倩如、林笑如家长

(下转B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