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作文“动”起来?

狮子名师公益课助力新学期

2025-09-06

记者 郭婧 通讯员 杨紫蕙 徐若琛

“123,让作文‘动’起来!”8月23日,“爱写作的狮子”名师公益课邀请到杭州市竞舟小学语文教研组长、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教改之星、西湖区学科带头人赵纯娴老师,给同学们生动地讲解了动词使用的方法和技巧。

当天,杭州市党群服务中心大讲堂里坐满了狮子小记者,大家踊跃举手,回答问题。与此同时,直播间涌入了两千余名观众,在线观看了这堂公益课。

这堂聚焦动词运用的作文课,就像一场趣味满满的动词探险。活动开始时,赵老师以快闪游戏的形式引入,让同学们真切感知动词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随后,赵老师播放了一段《武松打虎》的动画片段,请同学们一起观察、捕捉老虎和武松的动作。跳、打、举、扑、跃、抓、捶、躺、瞪眼睛……同学们边看动画,边捕捉武松和老虎的动作,大家瞬间被有趣的环节点燃热情,目光紧紧跟着赵老师,一起探索动词的奇妙世界。

赵老师还邀请一位同学配合她完成了“扔”笔和“捡”笔的小环节,同学们全神贯注,准确地用一连串动词还原出了这个画面,理解了动词串联画面的魔力。

在“碰到五官”的挑战中,同学们一开始有点蒙,当赵老师提醒大家回忆“抓人游戏”后,“瞪、抿、皱” 这些动词就不断从大家的口中冒出来。

现场临时组成的同桌小组热烈讨论,写 “小狗逐步靠近” 时,有同学用 “蹦跳着蹭过来” 表达欢喜,也有同学用 “慢慢挪、小心嗅” 透出谨慎,把情感和动词融合,让作文的画面一下子 “活” 了。

课堂结束后,赵老师建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生活”和“阅读摘录”,攒出鲜活的动词库——

生活里,要像看“提线小木偶”一样记动作,观察时聚焦人物从头到脚的动态,比如妈妈做饭时“切菜、翻炒、颠锅”的手部动作,同学说话时“歪脑袋、眯眼睛、攥衣角”的细微姿态,把这些真实动词随手记在笔记本上,积累有画面感的表达。

阅读时,要把书中精准的动词“摘出来”,读文章时遇到“瞄一眼、瞟过去、蹭地面”这类生动的动词,立刻摘录到笔记里,补充平时观察不到的表达,让动词库更丰富。

另外,赵老师还给大家分享了两个让作文“动”起来的小秘诀——

一是动笔前,翻“动词宝库”找贴合的词。想不出合适动词时,立刻翻看平时积累的笔记,或和同学、家人讨论,避免随便用一个笼统动词,确保表达精准。

二是写完后,再回头改“普通动词”。通读作文,把“说”“看”“跑”这类普通词,换成“笑着说”“眯眼瞧”“蹦着跑”,通过修改让句子更生动。

“只要长期坚持,作文就会越来越有画面感。”赵老师说。

讲座结束后,不少同学记录下自己的学习成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让作文动起来?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丁蕙实验小学四(4)班 孙雨萱

我刚走进教室坐下,就听见同学们念叨着讨厌上作文课,一个个唉声叹气地趴在桌上。赵老师一踏进教室,原本还嗡嗡响的教室,顿时静得连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得见。

赵老师笑着对我们说:“动词是写作魔法箱里的神奇道具哟。”你看,一个“跑”字,能让故事里的小狗追着风的速度往前奔;一个“探”字,能让情节里的小猫藏在门后,踮脚张望藏着神秘惊喜。

老师还说动词使用有三个小方法,一是选准动词,二是给动词加两道升级程序,三是用好三样工具。这三样工具呀,分别是提线小木偶、五官放大镜和分拣传送带。就说“五官放大镜”吧,写害怕狗时,不能只写“害怕狗”,可以想象狗摇着尾巴朝我们跑来时,我们的身体和五官会有怎样的动作反应。我的回答是:我的眼睛害怕得闭了起来,两条腿不自觉地往后退了一步,小狗离我越来越近,我的嘴角和身体微微颤抖,手也不受控制地抖动起来。这些带动作的词一写,是不是更能感受到我对狗的害怕呢?

赵老师还会用游戏形式带我们学习动词的使用,这下连之前总说讨厌作文课的同学,也跟着玩得入迷了,因为实在是太有趣啦。

这堂课过得真快,赵老师带着我们轻轻推开了动词的宝藏世界之门。现在我才发现,原来找到那些会“动”的词,作文就不那么难啦,我们的知识也丰富了许多。

让作文“动”起来

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二(2)班 蒋天睿

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是赵老师,赵老师有一头乌黑的长发、白白的脸、温柔的声音。她说:“今天要讲的主题是:让作文‘动’起来。”我们听了,都觉得很奇怪,作文怎么能动起来呢?

赵老师让我们先用火眼金睛,找一找哪些动词用错了,比如:猫看到了一下子“飞”了过去,“飞”这个动词就是错的,正确的动词应该是“扑”了过去。赵老师还让我们在《小蝌蚪找妈妈》《搭船的鸟》等课文中找动词。同学们一个个找出来了。

老师还让我们在一段话的空格中填合适的动词。我们互相补充,一个个都答出来了。我们有道题不会:小胖( )着脑袋?答案是:小胖抱着脑袋。但是我有个疑问,为什么是小胖抱着脑袋,而不是小胖捂着脑袋呢?

通过这堂课,我学了很多动词,比如“跑”“看”“抓”“搭”“扑”,还知道了动词该用在哪里,如何选择合适的动词,我以后也能让作文“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