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嘉绿苑景汇小学二(1)班 刘润栋
7月12日,星期六,阳光明媚得像铺开了一层金纱,晴空万里无云,我和同学踩着轻快的步子,一起参加了小狮子静电科学狂欢派对。
老师先带着我们走进千年舟的木博物馆,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古老的展品上,我们静静听着火的演变史,那些关于火种传递的故事,像在耳边轻轻展开了一幅长长的画卷……
接着来到实验室,我的心一下子雀跃起来。在家听妈妈说起静电实验时,满脑子都是问号,此刻终于能亲眼看个究竟了!老师一边给我们讲“电荷精灵的战争”——那些看不见的小精灵在物体间跑来跑去,时而友好时而“吵架”,一边带我们做“章鱼会放电”的实验。
我攥着材料,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错过什么:先把撕成细条的“章鱼”用手指轻轻理得整整齐齐,指尖划过纸条的绒毛,软乎乎的;再拿起处理过的塑料棒,用毛皮裹住来回快速摩擦,十几下后,塑料棒微微发烫,像藏了团小小的能量。当我用它去靠近章鱼条时,纸条“唰”的炸开了,活像个蓬松的爆炸头!把这团“爆炸章鱼”抛到空中,再把塑料棒伸到下面,神奇的事发生了:章鱼条明明离棒很近,却偏偏不肯碰在一起,就那样在空中轻轻“飞”着,像被一双无形的手托着。我瞪圆了眼睛,嘴巴都合不上——原来这就是摩擦生出来的静电呀,相同的电荷精灵闹起别扭,才把它们推得远远的!
课堂上还做了尺子吸纸屑的实验,看着碎纸屑像被施了魔法似的粘在尺子上,我们都忍不住惊呼。从这些实验里,我慢慢明白了:干燥的地方静电更容易“现身”,摩擦是它们出现的小窍门,不同材质的静电会像好朋友一样互相吸引,相同的却会闹脾气分开。
科学可真神奇!原来那些看不见的规律,藏着这么多乐趣。课堂上我把手举得高高的,盼着能上台再试一次,可机会要分给每个同学,只好下课后拉着同学跑到讲台前,把所有实验又做了一遍,指尖碰到塑料棒时,还能想起刚才“章鱼飞天”的惊喜。
这真是一次让人意犹未尽的科学派对,下次我一定还要来!
指导老师李泽月:
文章以孩童视角生动记录了静电科学狂欢派对,语言活泼如“电荷精灵闹别扭”,将抽象原理具象化。实验描写细腻,从摩擦塑料棒的发烫到“章鱼飞天”的惊喜,画面感十足,字里行间满是对科学的好奇与热爱,是篇充满童真的佳作。
黄鹤楼游记
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小学部 四(3)班 王玮菡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个暑假,我终于奔赴了诗仙李白笔下那如梦似幻的黄鹤楼之约。
黄鹤楼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武汉武昌地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的美誉。它似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以其优美的风景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吟诗作画,留下了一篇篇传世佳作。
一迈进黄鹤楼景区大门,“近仙人居”四字如惊雷般跃入眼帘,雄浑壮阔之气扑面而来。向前数十步,一座巍峨英武的岳飞塑像映入视野。岳飞身披战袍,恰似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头顶军冠,犹如闪耀的星辰;手持利刃,仿佛能斩断一切邪恶。他英姿飒爽的模样,让我心生敬畏。往右一瞥,川瞰亭宛如一位安静的守护者,里面不少人正惬意地喝茶闲聊,那安逸舒适的氛围,如同轻柔的微风,让人陶醉。再往左走,雄伟壮观的黄鹤楼便傲然挺立。朱红色的瓦片好似燃烧的火焰,与橙黄色的瓦顶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楼前,一只身姿优雅的仙鹤翩然伫立,仿佛一位灵动的仙子。仙鹤脚下,灵龟与游蛇相伴,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登上黄鹤楼极目远眺,万千景致如诗如画般展现在眼前。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古人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坚持不懈地筑起这座千古名楼。
黄鹤楼果然名不虚传,它如磁石般深深吸引着我。这景色如画的地方,我定当再次前来赴约!
指导老师张静:
这是一篇优秀的游记,小作者观察细致入微,从“近仙人居”的牌匾、英武的岳飞塑像,到精致的川瞰亭,再到黄鹤楼本身的壮美与灵动的仙鹤雕塑,移步换景,层次分明。小作者的比喻尤为精彩,让景物跃然纸上。这趟黄鹤楼之旅,小作者不仅用眼睛看,更用心感受和思考,将所见所感化作如此优美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