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望山上“曼哈顿” 神仙山上“仙人洞”

这个夏天,它们一起火了

2025-08-22

记者 宣涛 富阳微融圈 俞程飞

这段时间,富阳有两处打卡点在社交媒体上火得不行。

一处在秦望山,这里能够拍出富阳版“曼哈顿”;另一处在神仙山,这里有个仙人洞,可以入内探寻“地心世界”。

巧的是,这两处打卡点都在鹿山街道,处于街道的两端。前两天,我们也去实地探访了一番。

“富阳曼哈顿”

都市繁华尽收眼底

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富阳曼哈顿”,皆是刷屏“大片”。这些“大片”均以山顶岩石作为前景,画面中的人或坐、或站,姿态各异,尽情摆着造型,而背景则是富阳大桥以及富春江两岸的秀丽风光,完美融合了都市的繁华与山水的柔美。

“富阳曼哈顿”机位在鹿山街道陆家村的秦望山上,导航到“秦坞山庄”,有一条上山的水泥路:很窄,仅容一辆车通行;很陡,考验开车人的技术。

车到山腰处,有一片面积不大的空地,上午9点多,这里已经停了六七辆车。再往上的100多米是石子路,只能步行。

山顶是一个农场,鹿山街道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就是陆家村村民经营的“秦坞山庄”。以前村民上山走的是另一条小路,现在这条水泥路是山庄主人后来修建的。

沿着手写的“网红石这里上”路牌,再走2分钟就到了山顶,顿觉豁然开朗。

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裸露

的风化岩,视线跃过石头极目远眺,富阳大桥、东吴文化公园、鹿山区块、秦望区块、鹳山、富春江第一大桥,还有富春江南岸等景色尽收眼底,视野十分开阔。

抵达之时,恰好偶遇了一支来自滨江的电商拍摄策划团队,他们正在拍摄一组户外运动产品。模特坐在风化岩上,以岩石四周的美景为背景,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我们这次拍摄主题是户外,在网上搜露营、山顶等关键词,平台推荐很多地方,我们一眼看中了这里。其一,脚下这块岩石位于山顶且完全裸露,在杭州很少见;其二,这里背景通透,风景又美,蛮容易出片。”团队负责人周敏媛说。

有不少村民和游客陆续上山来打卡。巧遇富阳区登山协会会长李雪明,我们了解到这个“网红”机位的由来。

“秦望山顶这块大岩石,10多年前就火过。当时富阳大桥还没建,登山人拍的是这块岩石和陡峭的山体,给人以一种很惊险的感觉。后来大桥建好了,鹿山区块的高楼也越来越多,这里变身机位,经社交媒体一传播,越来越火。”李雪明说,之所以叫“曼哈顿”,因为以山顶岩石为前景、富阳大桥为背景,通过低机位长焦拍摄形成极具空间压缩感的画面,展现了都市大气繁华的场景,极具“曼哈顿”般的时尚感。

在山体一侧,我们看到了一块“山石开裂容易崩塌,禁止靠近”的警示标识。

“这是在‘富阳曼哈顿’机位火爆后,我们紧急在山上设立的警示牌。”陆家村党委书记陆建洪说,这片裸露的风化岩周边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风化岩质地脆弱,部分区域已经出现开裂情况,来的人多了,会有安全隐患。

目前,陆家村已制定出初步的应对策略——

首先是上山交通,鉴于道路过于狭窄,村里考虑进行拓宽;其次,山上杂草丛生,村里打算整修一下。对于整座山头,以及旁边另一座小山顶,村里想打包进行文旅项目招商。

当天,富阳区文广旅体局、富阳区应急管理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富阳分局等部门工作人员也上山进行实地查看,决定与鹿山街道和陆家村一起先对山顶岩石一带做一些保护措施。

提醒大家,前往打卡拍摄,一定注意安全。

“富阳仙人洞”

喀斯特地貌怪石嶙峋

富阳有座神仙山,山上有个仙人洞,一到周末就有数百人去探秘。

最近如果你在小红书上搜索“仙人洞”,跳出来的几乎全是户外博主推荐的、位于富阳区鹿山街道新祥村的“仙人洞”,以及他们精心制作的详细探洞攻略。

据博主们介绍,仙人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洞内怪石嶙峋,道路错综复杂,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必选之地,是洞降、探洞、徒步的好选择。而且原生态溶洞十分出片。

一个洞,缘何如此受欢迎?前两天,我们跟着鹿山街道工作人员探秘了一番。

按博主们的攻略,自驾导航“迴龙庙”,到了庙前再沿着“仙人洞”的指示牌往山里开,一直开到登山道处,停车后开始徒步。

这里有一张神仙山导览图,以及仙人洞安全提示,上写:“神仙山(仙人洞)属未开发原始区域,并非旅游景点,地形复杂、无安全措施,不具备任何旅游接待条件……”

朝山顶的仙人洞进发。登山道比较野,路面坑洼不平,还有不少凸起的石块和裸露的树根。道边有潺潺小溪,不时能听到各种虫鸣鸟叫声,还蛮适合徒步登山的。

大约50分钟后,大热天的,我们全身湿透抵达山顶。

山顶是由新祥村村民陈克平经营的陈佳家庭农场。他介绍,这里以前是一个自然村,村子整体搬迁后便荒废了。8年前,他承包了四五十亩地,开办了这家农场。

“你们也是来爬仙人洞的吧?”得知我们的来意,他笑着说:“仙人洞就是最近两三年火起来的,天气好的周末,每天都有一批批户外团前来游玩,上海、杭州、金华、无锡……各地的人都有。”

见我们没带专业攀岩设备,他提醒我们就在洞口看看好了,进洞不安全。

在他的指引下,我们又走了10多分钟,经过一片石林、一座庙,才在一丛丛茶田间,找到了被一片茂密树林半掩着的仙人洞入口。

站在洞口,能明显感觉到有一股凉飕飕的风从洞内吹出,与外面炎热的天气形成了强烈反差。我们小心翼翼地往洞内张望,能看到石壁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怪石。

博主们把仙人洞分为了三层,我们只能看到一层,下面两层需要专业设备才能下去。

从小在山上长大的陈克平,对仙人洞了如指掌。

“以前没地方玩,就和朋友们在洞里四处攀爬。当时山上肥料少,大人们会用火烧石壁上的蝙蝠粪便,我们还帮忙照手电呢。”陈克平说,整个洞深约三四十米,到底后还有很多小洞,身材瘦小的,还可以在小洞间钻来钻去。我几乎每个洞都进去过。

现在团队或散客来探洞,还会请陈克平当向导。“前两天就有十来个人请我一起下洞,他们戴着头盔头灯,系着攀岩绳,把每个洞都爬了一遍,花了两三个小时。”

不过,陈克平也提到,仙人洞毕竟属于未开发的原始区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前些年,曾出现游客在洞内失温、摔伤、迷路等情况。橙柿互动在去年7月也报道过。

考虑到诸多安全因素,新祥村打算最近对仙人洞实施硬隔离。

“一方面,这里是未开发的原始区域,不具备向市民游客开放的条件;另一方面,村里人员和经费有限,难以实施有效管理。因此,我们准备在洞口设置护栏进行隔离。如果之后有团队前来开发,我们再开放仙人洞,到时也能保障游客的游玩安全。”鹿山街道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