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鉴定为D级危险房屋

来氏宗堂焕然一新 重归滨江文化版图

2025-08-20

修缮后

来氏宗堂修缮前

本报讯(记者 岳雁)“来氏”作为杭州大姓,家族历史悠久,自明清以来有着显赫的地位。在滨江等地,“来”姓人口分布十分密集。

“聚族而居,族必有祠。”浦沿街道山二社区就有一处“来氏宗堂”,此清代古建筑群曾于2017年8月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点。

不过,历经百余年风雨洗礼的来氏宗堂,曾因局部坍塌、雨水侵蚀、虫害严重等多种原因导致承重结构无法满足安全使用要求,被鉴定为D级危险房屋。如今,这座承载厚重历史记忆的宗堂已成功完成修缮,以焕然一新的姿态重归滨江文化版图,成为一处既安全稳固又古意盎然的珍贵文物。

来氏宗堂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840平方米。建筑分正房、东西厢房,为三合院式建筑。正门设于南面围墙正中,砖雕门楼。门楼正面刻“旭景辉凝”,反面刻“百禄是遒”,“遒”即聚集,千禄百福齐来到,富有深刻寓意。正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二层砖木结构,硬山顶覆青瓦;外间二层北面有精心设计的供奉祖先牌位的木龛,木雕精美,南面为过道廊;前廊东西两侧设石库门,通往两厢;东西厢楼,原为二层五开间,砖木结构。

为了恢复往日盛景,去年以来,浦沿街道启动了对来氏宗堂的保护修缮工作,邀请建筑专家针对传统工艺复原、墙体结构性加固、内部空间修复等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使修缮工艺既科学规范又符合文物保护标准,真正做到修旧如旧。祠堂重修后将被分区调整为祭祀区、供奉区、议事区、展示区和休闲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