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司楠
昨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数“八连阳”,创下去年“9·24行情”以来的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涨0.48%,报3683.46点;深证成指涨1.76%,报11551.36点;创业板指则大涨3.62%,收报2496.50点。沪深两市成交额同样有效放大,达到21509亿元。
市场成交量大幅回暖 带动A股人气
“最近营业部两融资金增长是比较明显的,T0客户(指做日内交易,低买高卖或者先卖后买赚取差价)数量也有所增加。”杭州一家券商营业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和去年“9·24行情”的开户潮相比,这一波行情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存量客户的交易,上涨的斜率也更为温和。
8月11日,象征市场情绪的A股融资余额合计达到20122亿元,创下年内新高,这也是自2025年7月1日之后,融资余额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中信建投研报显示,A股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仅次于2015年6月;但从规模占比和成交额占比来看,当前水平仅相当于2015年峰值的一半,资金面整体较为活跃,运行状态仍然健康。
“两融客户(通常指融资融券客户)是当前市场上比较激进的一类客户,通常来说就是借钱炒股,他们的风险偏好决定了当下的热点风向。”上述负责人补充道。
从资金流向看,最近一个多月,杠杆资金主要流入了以半导体、AI、机器人、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链。
和去年“9·24行情”类似,昨日上证指数再创新高也得益于一系列政策催化。
消息面上,据新华社消息,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场外部预期。
8月12日,财政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同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也同步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两项重磅措施的落地,标志着从服务业经营主体到个人消费者的贴息政策“组合拳”正式启动。
A股牛市行情是否就此开启?
“我现在感觉也有些吃不准,一方面指数确实超了去年的新高,市场成交量也很大,这是好的一面;另一方面,我手头上的许多股票还没回到去年‘9·24行情’的前高,此时再盲目追加进去多少会担心再次高位被套。”杭州股民老余对去年国庆之后的A股行情仍显得心有余悸。
10个多月时间过去了,尽管指数再创新高,但投资者的亢奋程度却不如当初那般热烈。“你看现在指数确实创新高了,但涨跌的股票家数一半一半(昨日两市上涨2733家,下跌2458家)。”老余说,“大家都还在观望,看看你这个突破是否是有效突破。”
对于指数能否继续上行再现牛市行情,不少机构认为,后续的增量资金异常关键。广发证券认为,增量资金有望接力入市,券商业务有望全面受益。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结构调整面临拐点,低利率及资产荒下,险资、理财、公募的权益类占比均有望触底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