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作文本

2025-07-27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四(3)班 闵宸汐

在书桌上,有一本作文本,它是我上一年级时的“好伙伴”。那是一个绿色的本子,封面上画着一只可爱的小绵羊,我每次看到它,心情都会变得很好。

小时候,我特别害怕写作文,总觉得写作文很难。每次看到别人写出的好作品,我心里既羡慕又害怕。有一次,我鼓起勇气,决定在作文本上写一篇作文。我写的是《我的老师》,虽然字迹很稚嫩,但我写得很认真。老师在我的作文本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优”字,还写了一段鼓励我的话。从那以后,我开始喜欢上了写作,作文本也见证了我从害怕写作到爱上写作的转变。

可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作文本不见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边哭一边找,把书桌、书柜、床底下都翻了个遍,可还是找不到。我心里特别难过,因为作文本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它记录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

后来,妈妈安慰我说:“宝贝,作文本虽然丢了,但你在作文本上学到的东西,还有那些美好的回忆,是不会丢的。”听了妈妈的话,我明白了,有些东西虽然会消失,但它的回忆和美好却不会消失。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了。虽然那本作文本再也找不回来了,但它让我懂得了珍惜,也让我更加热爱写作。我会用新的作文本,继续记录我的成长,写下更多有趣的故事。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去写,每一篇作文都会像那本丢失的作文本一样,成为我珍贵的回忆。

指导老师熊爱华:

这篇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成长的珍视,是一篇充满童真、有温度的习作。作者以作文本为线索,生动描绘了从畏惧写作到因老师鼓励而爱上写作的转变,作文本成为成长的见证。妈妈的安慰是关键转折点,巧妙升华了主题:物质可失,回忆与成长永存,立意深刻。结尾积极展望未来,点明“用心记录”就是延续美好,首尾呼应,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