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样写出一篇好文章?掌握十大技巧轻松应对
记者 陆颖
暑假开启,“爱写作的狮子”名师公益课又重磅来袭啦!这个暑假,我们将会推出一系列名师公益课,每周一场,敬请关注。
7月13日,爱写作的狮子名师公益课暑期第一场在杭州党群服务中心开讲,邀请到杭州育海外国语学校费晓旭老师,带来一堂干货满满的写作技巧课。有位妈妈说:“今天的课,激发思维,重点突破,非常受启发。”
“觉得写作文很困难的同学请举手。”课堂一开始,费老师就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纷纷举起手,费老师笑着说,“今天我把所有同学写作时会犯的错误,都罗列出来了,同时我还总结了十条技巧,大家只要学会熟练运用,相信写出好文章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了。”
费老师精心挑选了十个样本,让学生当小老师,找出文章中的问题所在。他把问题总结为:流水账、无重点;选材陈旧、无新意;缺乏细节、内容空洞;结尾生硬喊口号;人称混乱、视角不清;忽略心理描写;对话干瘪,无个性;开头啰嗦,入题慢;结尾画蛇添足;事件平淡,无波澜。
讲到缺乏细节、内容空洞的问题时,费老师以“我参加跑步比赛,比赛开始了,我使劲跑。最后我得了第一名,我很高兴。”这段话为样本,他说,“使劲跑”“很高兴”等词过于笼统,这类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的文章,让读者无法感受到比赛现场的紧张气氛,奔跑时的身体感受。如果加入自己的感受、现场氛围、对手的情况以及获奖时的心情,那么这就会成为一篇好文章。
又比如,“这次考试没考好……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以后一定……为祖国争光!”费老师说,结尾突然拔高到“为国争光”这个空洞口号,与前面的具体失败事件衔接生硬,显得不自然,情感表达不真实,缺乏个人化的反思。
怎么样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费老师说首先要找到事件中让自己感受最深的点,比如最大的困难,自己是如何克服这个困难。
他给同学们讲了一个片段案例:“学校运动会那天,最让我心跳加速的时刻,不是开幕式,也不是团体操,而是我站在200米决赛起跑线上的那短短几秒……”他告诉同学们聚焦一个点的重要性。同时他给大家列出了三个主题:“一次挑战”“一件糗事”“一份温暖”,让学生在三分钟内写出一个片段来。
他说:“为什么给三分钟,因为时间很重要,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写作一般需要控制在半个小时之内,因此平时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时间训练。”
其他九个技巧分别是:加入细节描写,五感并用;心理描写、流露真情;巧用对话、推动情节;结构清晰,详略得当;开头简洁,吸引读者;结尾自然,余味悠长;情感真实,打动人心;善用修辞、增添文采;巧用动词,画面生动。
比如为了加深大家对于“巧用动词,画面生动”技巧的记忆,费老师特意找了一段哪吒和母亲一起踢毽子的画面,让大家找出视频中的动词,随着一个个动词出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也随之出现,同学们恍然大悟,有一个同学低呼:“哦,原来用动词这么奇妙啊。”
讲座最后,费老师说,这十个技巧,希望大家能够以小片段的形式经常练习,练习久了,自然就运用自如了。此外他还特别提醒同学们,一定要写好字,写好字和写好文章一样重要。
都市快报爱写作的狮子联合小营街道
推出“狮子小记者红巷小队”
记者 张宇璐
通讯员 杨紫蕙 张雨梦 徐笛语
都市快报爱写作的狮子联合小营街道,推出“狮子小记者红巷小队”,在这个暑假带领大家在红巷学思政。
在杭州市上城区,有个全国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小营·江南红巷。这里诞生了浙江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杭州小组,毛主席曾前来视察。这里拥有钱学森故居等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建有全国首个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入选了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孕育出响当当的“红巷精神”——敢为天下先,甘做孺子牛。
7月15日,狮子小记者红巷小队来到小营·江南红巷景区,参观了钱学森故居、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和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小记者们首先走进了钱学森故居。通过《笑傲苍穹》画像、“东方红一号”模型以及大量珍贵影像资料等专题陈列参观,小记者们了解到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的生平事迹,感受着时代气象与科学文化传承。
参观的过程中,小记者们仰头久久凝望展馆顶部的“东方红一号”模型,还与钱学森雕像合影。这一刻,在鲜艳的红领巾和标准的少先队队礼中,他们仿佛完成了跨越时空的红色相遇。
接下来,小记者们来到了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小记者们学习了解了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的纪实故事,不仅看到了精心还原的历史场景,还参观了他当年坐过的椅子、读过的《杭州日报》等实物陈列。通过互动屏幕,小记者们见证了60多年来杭州城区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在小营巷这个“毛主席路过的地方”,他们的足迹重叠在一起,留下了薪火相传的红色印记。
活动结束后,一位小记者表示:“先辈的事迹让我备受鼓舞,我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红色传承不停步,接下来“狮子小记者红巷小队”将会走进更多场馆,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