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暑之日泡一壶六月霜 橙友“宋MM” 摄
记者 宋赟
虽然“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但今年的三伏天才刚刚开始。中国天气网表示,常年大暑节气,长江中下游一带都是一年中最闷热的时段。老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即使最高气温在35℃上下,叠加较大的湿度,体感温度可能也会超过40℃。
当然,针对大暑天气,古人早就研究出了各种避暑良方。
在温州,相传从南宋开始,当地人就会用夏枯草、茯苓、甘草、金银花等中草药熬制伏茶,不光自己喝,还会摆在街头巷尾,免费提供给路人解渴消暑。时至今日,温州还保留着这个公益习俗。
在广东、福建很多地方,大暑时节则要“吃仙草”,当地还一直流传有“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的说法。仙草也就是凉粉草,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全草含多糖,有消暑、清热、凉血、解毒功能。民间常用其茎加水煎煮,再制成仙草冻(即凉粉)食用,是消暑解渴的佳品。
对不少老杭州人来说,真正的大暑则是从一杯六月霜开始的。六月霜并不是说“六月飞霜”,而是一种菊科艾属植物的别称,因为它在六月会开出一簇簇的小白花,如同覆上了一层“霜”而得名,也有六月雪、千层楼、鹿茸草、白丝草、龙须草等别名。因为有清热解毒之效,不少杭州人都把它作为一种消暑利器,晒干后拿来当茶泡。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伏茶、仙草,还是六月霜,中医学上都认为偏“寒性”,肠胃不好的、脾弱肾虚的人,就不要随便喝了。
你的大暑解暑饮品是什么?欢迎来橙柿互动App橙友圈#天气小姐姐#话题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