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洋 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自幼师承地方名中医,擅长运用针药联动治疗成人小儿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咽炎、感冒、咳嗽、失眠、痤疮、便秘、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对女性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等妇科疾病也有深刻的研究;尤其对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病等疼痛类疾病治疗效果突出。 坐诊时间 咏芝元国医馆:周四全天、周日上午、周一夜门诊(18:00-20:00)。
通讯员 亦宣 记者 潘雷
于洋出身中医世家,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省级三甲医院跟随各位主任学习。她年纪不大,采用中药内调配合“滞动针”,在病人中口碑不错。
走进于医生的诊室,有病人正等着扎“滞动针”。
“于医生,来来来,再给我补一针,这里还有点痛。”一位患者指着自己的腰说道。
这位患者姓金,今年40岁。他腰背痛反反复复已经有好几周了,尤其早上起床时,感到非常困难。为了缓解这种疼痛,他时不时自己站在墙边用背撞墙。
后来,经朋友介绍说于医生的“滞动针”效果很好,扎完就不痛了,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
金先生的磁共振检查显示:L4/5椎间盘突出,椎后筋膜炎。于医生四诊合参后,认为他是经常长时间开车或玩手机,姿势不对又不运动,引起慢性积累性损伤,从而导致腰背痛。
于医生说:“患者的腰椎间盘目前没有压迫到神经,但症状比较明显,而且劳损有点严重。我采用中药内调活血化瘀,在传统针灸刺激经络穴位的基础上,采取特殊的滞动针手法,既能有效刺激穴位,又能达到‘针刀’松解的疗效,同时还增加了安全系数,起到了‘以针带刀’的良好效果。”
这样针药并用1个多月后,金先生的疼痛好了一大半,不再用背撞墙缓解疼痛了,还介绍了好几个朋友去找于医生。
还有位45岁的李女士,由于工作原因,长期久坐不动。近年来,她时常感到脖子酸痛僵硬,还伴有头晕耳鸣。
之前发病时,她要么硬熬,要么去药店买止痛药。然而,近1个月来,情况越发严重,脖子酸痛加剧,转头都异常艰难。抬头与人交流时会突然眩晕,持续两三分钟,耳边还整天嗡嗡作响,这让她十分崩溃。
没想到,于医生针药并施为她治疗一次后,李女士当晚就睡得很好,脖子也没那么痛了。
第二次治疗,于医生根据李女士的恢复情况适当调整了穴位,并嘱咐她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锻炼。
随着治疗的推进,李女士的症状逐渐减轻。她的颈部肌肉不再那么紧张僵硬,转动时的疼痛明显缓解。头晕耳鸣的情况也越来越少,心悸疲劳的感觉消失了,精神状态越来越好。经过1个月的治疗,李女士不适的症状基本消失了。
“慢性疼痛还是需要坚持巩固一段时间。疼痛只是表证,想要以后不复发,还是要治本,标本兼治才能彻底解决根本问题。”于医生说,看到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心里别提多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