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观点 记者 童蔚 整理
“2013年某一天,我把王宁(泡泡玛特创始人)带到一个投资圈的朋友聚会,向大家介绍,这是未来的零售老大。当时,大家都觉得我是在开玩笑。”泡泡玛特天使投资人、创业工场创始人麦刚,近日在一期播客中分享当年的投资心路。2012年那笔200万元的投资,已实现超百亿元回报。
彼时的创投圈,O2O、共享经济、电商等概念是资本追逐的风口,而泡泡玛特的线下业务仅有2家门店,还是小百货业态。
“我的思维习惯比较简单,就是抓住创业者/企业家的本质。你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什么用户价值?用户为什么喜欢你?为什么持续喜欢你?”在麦刚看来,这些年,王宁和泡泡玛特在做的潮玩,背后是IP运营,更深层次地说是一种零售模式。早在10多年前,麦刚和王宁都觉得,即便电商盛行,线下零售也一定是有市场的,尤其是一些潮流的、设计化的、让人具有情感感知的产品。
“AI教母”李飞飞:
没有空间智能
AGI就不完整
在AI的世界里,大语言模型已让我们感到惊艳。空间智能公司World Labs创始人兼 CEO、“AI教母”李飞飞却说,真正的突破还在后头。她认为,AI如果不能理解三维世界,那它就不算完整。
近日,美国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更新了李飞飞的访谈视频。在访谈中,李飞飞重点提到目前正在攻克人工智能最困难的一项前沿领域:空间智能。
“如何理解三维世界、生成三维世界、推理三维世界、在三维世界中做事,是人工智能的基本问题。在我看来,没有空间智能,通用人工智能(AGI)就不完整。这涉及创造性的世界模型,它超越了平面像素、超越了语言,是真正捕捉三维世界的结构和空间智能的世界模型。”
诺奖得主辛顿:
水管工的工作
比白领安全
诺奖得主、AI领域权威人物杰弗里·辛顿日前在接受播客《CEO日记》采访中提出,在未来AI世界中,“平庸的智力劳动”将不再值钱,法律助理等职业将很快不再被需要。
他认为,未来只有技能非常高超的人才不会被AI取代,像水管工这样的体力劳动也值得考虑。
更进一步地讲,辛顿希望年轻人可以跟随内心,去做自己觉得有趣或有成就感的事。“独一无二的个性化,或许才是我们在AI未来立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