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顺风耳”奶奶

2025-07-13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小学部

五(8)班 邱乐薇

什么?你说顺风耳?没错,我可不是在吹牛,我的奶奶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顺风耳!

我称奶奶为顺风耳主要有两个原因。她的第一招称为——听音辨认。那天是大年初一,我们村里正是拜年“高峰期”,我们家里也迎来了好多亲戚。奶奶这时开始启动了特异功能。只听见门外传来了一阵沉重又有节奏的脚步声,奶奶微微眯起眼,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并跑出客厅,自信地对门外喊:“大伯这边请,来屋里坐呀!”一会儿一个壮实的身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呀!那不正是大伯吗?我看得差点惊掉下巴,同时和我坐在一起的其他亲戚也全都看直了眼,不由得议论纷纷,小小的客厅里顿时夸赞声、惊叹声响做一片。

这听力,真是老年人拥有的吗?我不禁有些怀疑眼前的一幕。

第一招已经称得上奇招了,而下面的第二招“听音辨细节”才算得上为奇中奇。

那天,我偷偷跑去小区水池玩水,不小心失足跌了进去,因此将半边裤脚弄湿了。我忐忑不安地握住家门把手,紧张得手心微微冒汗。当我轻声推开家门走进去,还没等我迈进第二步,“等一下”,奶奶稍有不满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转头望去,奶奶已经停下了手中的针线活,眉头拧在一起,两只眼睛里有着复杂的情绪。她嘴角轻轻下压,将手搭在身前。不好!她要开始施展奇特大招了!

她一本正经地看着我,对我说:“你刚刚进门时的脚步声有一丝不对劲。刚才的脚步声中还混杂了一丝‘吱呀’像东西摩擦沾了水的地板的声音,你不会又背着我偷偷去玩水了吧。”说完,她用一种狐狸似的老谋深算的目光看向我,摆出一副“得逞了”的架势。我听着顺风耳大神分析了这么多,早已吃惊得怔在了原地。

我的奶奶,可真无愧于“顺风耳”这个神通广大的称号啊!

指导老师熊锦玲:

这篇习作充满童真童趣,将奶奶的 “顺风耳” 写得活灵活现,让人眼前一亮。小作者选取了大年初一辨大伯脚步声、识破玩水两个典型事例,层层递进展现奶奶听力的神奇,叙事有详有略,结构清晰。细节描写尤为出色,让人物形象立体丰满。从结尾的细节描写中流露出对奶奶的爱,有趣且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