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在低谷,往哪里走都是向上走

把注意力放在做得好的事情上

2025-07-13

扫二维码查看本场直播的回放

上接B03版

游清雅

高一从年排200逆袭到年排20

自主学习和反思是我的底气

游清雅,初中毕业于高新实验学校,高考选考物理、化学、历史,高考总分698分,通过强基计划,被清华大学录取。兴趣广泛,喜欢绘画、书法、摄影和阅读。

以下为她的分享——

高一刚进入杭二中时,我所处的班级是平行班,年排200多名。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从200多名逆袭到年排20名,高二进入了理科实验班。

截至目前的学习生涯,我除了高考的强基突击集训外,没有上过任何补习班。可以说是零补习班基础,一直以来,是自主学习和反思给了我自信和底气。

在这里,我也和大家分享我关于自主学习的一些做法。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从头摸索知识生成的脉络,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和记忆。通过模仿老师教学思路和命题人的出卷思路,加强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

比起上补习班,我更倾向于针对自己需要进行个性化安排,敢于学习有挑战性的新事物,并摸索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

其次,我想提一提反思总结的重要性。其实我本人对反思和自我批判是抱有较大的排斥和畏难心理,但正是反思才是“句句扎心,但戳中要害”。我们可以通过反思题目、反思学习方法、反思经历,去帮助自己走出过去的挫折。

反思题目:要对自己哪些方面薄弱有一个全面认识,这样有意识地挑专题来做才会更有成效,规避了只是一味地在舒适圈里打转的尴尬;

反思学习方法:对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进行找茬,看看有没有优化空间,是否真正解决问题;

反思经历:下不为例,尽量减少在同一种情形下摔好多次。

我当时首考不是特别理想,二中的老师都非常耐心,后来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深刻反思,找到了新的方法,高考取得不错的成绩。

最后,我想和大家强调:良好的睡眠是十分重要的!我的小学阶段一直在9点前睡觉,一直到初三才变成10点睡觉。好好睡觉,身体健康,有利于记忆力提高和长高,亲测有效。

张励谦

这个世界上

不存在最佳的学习方法

张励谦同学初中毕业于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高考693分,参加数学竞赛获得CMO金牌,通过英才计划被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录取。

他的分享很有逻辑,思路清晰,一条条感悟和经验娓娓道来——

如何让学习事半功倍?这个问题很大,我不能完全说自己做到了,但在过程中,我正是遇到一些挫折,绕了一些弯路,因此总结出一些心得。

首先是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人说学习是为了报效祖国,有人说为了考上好大学,这些目标都很好,但太宏大,“明确”的意思是要细化,与个人的实际情况契合,比如针对有缺陷的地方如何制订个性化的计划,做重点突破。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最佳的学习方法。因为学习方法受个人因素的影响很大,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学习方法,不同阶段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用好了学习方法是可以提升效率的。举个我高三学英语的例子。

高三上时,我通过了北大英才计划,高考成绩只需过特控线(今年是592分)即可。所以准备突破下英语,提升能力。我把一天一半学习时间花在英语上,我有本300多页的词汇大纲,每天一页页往下背。遇到一个词有许多释义,很难背,我就找个本子专门记这些释义,这导致另一个问题,我要记忆的量增加了,以前只背一个单词,现在整理出释义,量多了两三倍。我感觉效果不好,迅速调整,找老师做了咨询。我改为主攻英语小说和英文杂志,通过阅读来增加词汇量,效果有了。

我学英语的方法一定很好吗?并不是。这个方法不算太好,一个月下来效果甚微,前面的词都忘记了。但我在不断地动态改进方法,每隔一周我就审视一下,前面一周出了什么问题,怎么改善,不断适应,找到更合适的方法。

不过大家也不用着急,找到合理的方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轻易全盘否定,一点点去尝试,就能找到适合自己且稳定的学习方法。调整方法时也可以参考下别人的意见,不能完全盲从。

互动环节金句频出

个人分享结束后,现场进入互动环节。很多同学和家长举手,直播间里的问题更是按秒在刷新,不一会儿,就有几百条评论。

几位优秀学子在回答时金句频出,现场响起多次掌声。我们选取了部分共性问题,听一听他们的解答。

1 一位高一新生问:我今年也是以初中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被分配到杭二中,有两个问题想问,我文科较好,数学薄弱,但我不喜欢刷题,怎么提升理科成绩?另外,选科应该看什么,兴趣还是就业?

张励谦:我认为要学好物理和数学,刷题非常重要,特别是数学,能力的提升不是一个知识点要积累多少,关键是思维能力的提升。想要提升思维能力,主要是在刷题中寻找一些方法,提升思维能力。

刷题不会浪费时间,但盲目刷题会浪费时间,有方向地刷题是很有用的。刷题要有策略,比如你刷一张综合卷,有了几个错题。接下来,就去做这些错题的专题,再有问题,再刷专题,直至弄懂。

刷题不能刷太简单的题,但也不能刷太难的题。太难不是说做不出来的,而是那种看了答案都觉得匪夷所思的题目。建议你做稍微超出自己能力的题目,做的过程中,你花时间一步步思考,逐渐柳暗花明。或者这道题的解题思路,你完成了一部分,那么解这样的题,对你的能力会提升很多。

关于选科,是看兴趣还是就业,我觉得是高考分数为主导。感兴趣的学科一般都学得好,如果真的说就业,物化生就业途径也并非一定好。你刚进入高中,对就业未必很了解,许多市面上流传的说法和实际情况不匹配。如果你文科特别好,硬要学物化生是很痛苦的,作为选考科目,就更痛苦,这样带来的后果,更严重。

2 一位妈妈问:我家有两个孩子,面临电子产品的管控问题,有时还会因此起冲突。我想知道几位同学如何使用电子产品?会打游戏、刷短视频吗?

俞卓辰:小学比较宽松,我回家会看半小时左右平板。小学阶段适当留白没关系,可以使用电子产品,重点是内容的选择。一直刷短视频真的不太好,会成瘾。可以多看看纪录片、电影等。如果家长说了,孩子不听,不妨让他尝试一下没日没夜地玩然后成绩下降的后果,让他通宵玩电子产品两次,第二天看看舒不舒服。有时越是约束,孩子越想反抗,可能等他自由拿到手机,觉得也就那么回事。

戴士博:没有因电子产品起过冲突,我觉得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有一颗玩心,都想打游戏。我高三下的那个假期里,使用手机的时间挤占了我的学习时间,所以我和老师申请开学去住校,不回家,杜绝使用手机的机会。刚开始的第一周比较难受,后面就好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3 一位妈妈问:现在孩子小学五年级,数学、科学方面有没有必要提前学?

戴士博:看孩子个人。当前学得有压力的,不要去提前学。我认识的有些同学小学没毕业,高中数理化全学完了,但他化学现在照样不好。如果课堂内容对你的孩子来说,不够,才适合去提前接触。不要强行灌输,因为到了后面,他也未必会记得。

张励谦:有的孩子是课上搞不懂,课后再去外面上一遍。有些人上课时不好好学,但外面报了很多班。课堂效率提升是重要的解决办法,不一定要提前学,预习做好,有问题的地方多思考,有时比补课更有用。

游清雅:小学到高中,大脑不断成长,有些高中阶段的知识与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是比较匹配的,如果你小学学得太超前,有点揠苗助长,效果不好。理科学习是有个学习路径的,太超前,理解也不透彻,还不如等到思维成熟了,再去学,效率更高。

4 一位网友提问:作为一名中等生家长,想问问几位同学,你们的人生有遇到过挫折吗?处于低谷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张励谦:肯定有。我是搞数学竞赛的,特别容易出现低谷期。数学竞赛有个一试环节,满分120分,我只考20多分。我的教练也说,低谷很正常,人就是有波动的,要接受自己有时低谷。可以想一些解决办法,否则处于低谷期,就会一直沮丧。

处于低谷期有时不是分数差,是状态差。我有段时间浑浑噩噩的,到了晚上就非常懊恼,一天什么事都没干。我的应对策略是,今天还有很多事情没干,就算了,明天是新的开始。提早排好明天的计划,把前面的事情忘掉,通过一晚的睡眠给自己新的开始,心态平静,走上正轨。

戴士博:我不建议把学习本身和提升分数挂钩,解题时不要想,这题做出来,我排名就能高。如果这样,脑细胞就用在焦虑上,效率会降低。我初中有段时间状态特别不好,睡眠也差,班主任把我叫去办公室,说忘记你曾经年级第九的辉煌成绩,只管学习本身,不要想排名,老老实实学,后来会越来越好。果真,等我只专注在学习本身,我的排名反倒不断提升,第八,第五,第三,最后拿到第一名。

游清雅:如果你身在低谷,那么往哪里走都是在向上走。我自己经历低谷的感受是,找一点事情做,可以是和以往学习方法不同的,探索一条新的路径,可能是破局的关键。

范奕恺:身处低谷期,换个角度想,人生不一定非要登上什么高峰,人生就是来体验一次的,在低谷期就体验低谷期的感受,把这当成一次馈赠。

俞卓辰:我前面说努力的滞后性,低谷期就是成果滞后的阶段,再往前走,你就能看到成果。现在需要的是盲目乐观、盲目自信,并在其中等待成果的到来。如果有些方面做得不好,就把注意力放在做得好的事情上,给自己找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