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爆满,50万点赞!

杭二中优秀学子分享会火爆开场

家长:每位学霸毫无保留,太接地气了

2025-07-13

记者 张娜 张宇璐

这个暑假,都市快报“爱写作的狮子”备受欢迎的“优秀学子分享会”系列活动,又热烈开始啦!7月10日上午,300多组家庭齐聚杭州第二中学滨江校区,参加由都市快报举办的“成长之路——优秀学子分享会”系列活动首场。

活动9点正式开始,第一批家长不到8点,就来到学校。一位拱墅区的爸爸带着两个孩子兴奋赶来,他说:“为了这个活动,我们早上5点就起床了!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整场听下来,每一个优秀学子的分享都很有帮助,各个阶段的学生都受用!”

除了现场参与的家庭外,整场活动也在“爱写作的狮子”视频号进行同步直播。两个半小时的直播中,最高峰有五六千人同时在线,整场直播短时观看量冲到5万,点赞50万,网友满屏留言达到几千条。

有网友说:“二中学子的分享真的是毫无保留,非常接地气,连小学的挫折都讲出来了。”还有网友说:“优秀学子分享的不是高分如何获得,而是学习的规划,心态的调整,思维很开阔,方法很务实,点赞!”

现场关键词:

留白、运动、自主学习……

我们邀请了5位今年参加高考的二中学子参与首场活动,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和经验。他们有的通过竞赛、强基、三一等方式,被北大、清华、浙大等顶尖高校录取,有的通过扎实的学习成绩裸分进入顶尖高校。

在几位优秀学子的分享中,我们发现,有几个观点被频频提及。

第一:留白很重要。在学习之余做一些培养志趣的事情,反而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第二:保持运动的习惯。体育教育和课内学习也有很强的相关性。

第三:努力具有滞后性,不断的努力终会迎来回报。

第四:每个人都会经历低谷,遇到压力,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接纳焦虑,拥抱未知,比学习方法更加重要。

第五: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可照搬。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5位同学的分享内容,一起来看看。

戴士博

留白不等于躺平 学习强者心态

戴士博,初中毕业于杭州育才中学,高考选考物理、化学和技术,高考成绩692分,已被清华大学录取,曾参加物理竞赛获奖。

以下为他的分享——

我的小学“留白”比较多,一到四年级在班上也就是中上游的水平,小学几乎也没怎么上过培训班。但是现在站在18岁回头看小学阶段,我认为:留白不等于躺平。

我很感谢父母的引导和给我的充分自由,让我可以收获很多学习之外的东西。比如小时候节假日,我常常会和妈妈在图书馆待一整天,从开馆前就守在门口,天黑关门才离场。我认为阅读带来的是广泛的知识面,能够提升我的专注能力,极大地锻炼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另外,我希望大家要重视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自立的学习态度,不要做知识的仓库。学习中不要拘泥于填鸭知识,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志趣,是比考100分还是60分更重要的事。

在学习中,大家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压力和心态上的波动。我一直以进入杭二中为目标,但我在初二下学期曾经迷失过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学习很认真,但在各种月考成绩排名中却一直不理想,不断问自己:这个目标能达到吗?

最后,我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走出来。我们要意识到,压力会对你产生副作用,降低你的学习效率。比如临考前失眠会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因为压力在考场上手足无措,就会导致失分。在改变自己的心态后,我的排名大幅度上升。

初三中考前,我放弃了分配生。当时我的内心很惆怅,并不知道中考结果能不能超过我放弃的分配生学校。那天我站在学校十字路口,天色已晚,我就望着远方地平线。这个时候我意识到,此时此刻整个杭州有几百几千人都在为未来忧虑,我的状态并不孤独,这份惆怅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承担,我的心里就舒畅很多。

大家可以培养这样一种强者心态,摆脱焦虑和压力,收获乐观和自信。比如我在高一进校时,发现身边有太多优秀的同学。有时候我一道题目还没看完,其他同学的答案已经算出来了,心里难免很沮丧。

但是我告诉自己:你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见到最优秀、卓越的同龄人,这是你优秀的证明,你应该感到高兴,而不是独自待在角落里落寞。

我对高考的理解就是在全国范围选拔人才,你有能力就可以脱颖而出。如果你没有自己期望的那么优秀,也没什么好担忧,通过这个试金石去到自己应该去到的地方。

俞卓辰

努力具有滞后性 学会接纳焦虑,拥抱未知

俞卓辰,初中毕业于文理中学,高考选考政治、历史、地理,文科方向,高考分数672分,通过三位一体被浙江大学录取。

以下为她的分享——

我是一路从公办学校读上来的,初中以分配生第一名进入杭二中。人们常说“寒窗苦读”12年,但是我学习的前6年还是比较快乐的,关键就是保持运动、阅读、留白。

我的自律是从初中开始逐渐觉醒的。初一、初二时,我对电子产品的自控力不够足,平时父母对我的电子产品管控比较严格,所以周末拿到手机我就会偷偷玩。但因为身边优秀的同学的影响,以及自己自控力的提升,到了初三我在每天自由掌控手机的情况下,开始利用手机开发新的学习方式,比如去看B站上数学压轴题的视频讲解,利用番茄时钟App软件给自己制订学习计划等。

我一直保持着运动的习惯,坚持每周末运动训练,睡前半个小时阅读。比如小学期间坚持去田径队、足球队训练,初中则是打羽毛球。运动是非常好的压力释放方式,而且体育教育和课内学习也有很强的相关性。

长期运动不仅需要身体做支撑,也同样需要动脑子。长期坚持的运动,参加比赛时的锻炼,可以帮助你培养好的心态和抗压能力。比如临上场前的紧张感,与考场上的紧张感,也有着相通之处。

在心态上,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观点: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盲目自信。努力是有滞后性的,如果你对自己的定位一直比较低,长期妄自菲薄,就不可能会获得好的成绩。

高三前的暑假,我第一次给自己安排了很多课,想着在高三的第一次考试中一鸣惊人。但意外的是,那次考试中我排名年级近500名,这是我进入高中以来最差的一次成绩。

面对这个现实,我一方面告诉自己努力是会滞后的,要乐观;另一方面,把自己每天的学习细化到各个任务,背书、做提纲、写小作文,长期下来你肯定能够有进步。我还给自己规划了一条吃饭最佳路线,几点离开教室,走什么路线去食堂,几点吃完到走廊背书,几点回教室午休……每天都定时定点,这让我避免了没有意义的时间浪费。

到了高三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首考成绩申请免修,需要填写一张免修单,在上面写上你历次考试的成绩,当时我一次次写下我政治学科分数的上升轨迹:81-89-91-96-98!这样的分数变化离不开老师的全力帮助,也要感谢自己的盲目自信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最后我想说,每个学校的中等生、普通学生都会经历迷茫失落、挫败沮丧的时候,学会接纳焦虑,拥抱未知,这个可能比学习方法更加重要。

范奕恺

要有效刷题、善于总结 和自己比较,不断进步

范奕恺,初中毕业于文海实验学校,高考选考物理、化学和生物,高考成绩688分,已被北京大学录取。高一、高二时,曾参加了信息学和物理竞赛,分别获奖。

以下为他的分享——

我也是通过分配生进入杭二中的。相比自己的初中阶段,我在高中时优化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初中时,我也曾经跟着网络上的一些学习博主,去给自己安排满满当当的学习计划。但是实行下来我发现,制订计划不用事无巨细,而是要给自己留有余量和弹性空间。

比如针对一个科目制订学习计划,你需要先对它有一个完整的框架认识,再进行细分拆解,根据计划生成子任务。就像给一个生物骨架填充血肉,一点一点填充为生物模型。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都会经历“刷题”的阶段,刷题不可避免,但我们要学会“反套路刷题”。有一句话说:高考就是筛选那些“聪明”的孩子。这个“聪明”指的是举一反三,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刷题中,大家从以下几步入手,让自己事半功倍:比如我在哪一步卡住了,为什么会卡住,从而进一步挖掘;这种想法我以前见过吗,还可以在哪里使用,以此进行类比迁移。

还有一种推荐的学习方法,就是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比如杭二中最好的资源就是身边的同学,你可以借用优秀同学的笔记,学习他们整理归纳的方法和知识。

在心态上,我们可以关注个人能力的成长,避免和别人攀比。我记得我的初中校长,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在班里跑步长期是最后一名。他的老师鼓励他,你每次努力超越一名同学,一个学期后,就可以成为全班的第一名。后来这个小男孩每次超越一名同学,最后真的做到了第一名。

虽然这个故事听起来非常理想化,但我认为我们可以学习这个故事中的小男孩,给自己积极的正反馈,向内看自己有没有能力成长。比如上次考试你很紧张,这次面对考试很从容,那也是进步。

下转B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