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村收菜现场 记者 周涛 摄
记者 王夏琴
“有香,你这是把菜园子搬来了?”
“可不嘛!黄瓜就摘了200多斤,还有其他辣椒、四季豆、长豇豆、嫩南瓜,加起来也有200多斤呢!”
“今年目标卖多少(钱)?”
“1万多块喽!”
“你去年就有1万多块了!”
“那2万多块喽,哈哈哈哈哈……”
7月9日下午,淳安县左口乡官田自然村村口“约定俗成”的收菜点,杭州“千屿千味”饭店老板邵贤彬和两位同事一起,又在村里进行每周一次的收菜行动。
66岁的胡有香大姐被大伙围着,脚边摆着五六个蓝色塑料筐,黄瓜堆得冒尖,辣椒绿得发亮,四季豆、长豇豆缠缠绕绕垂下来,还有七八个可可爱爱的嫩南瓜。
过秤、算账,邵贤彬报数:“1234元,拿好。”
胡有香接过厚厚的一沓钱,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邵老板,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定期来收,这么多菜种出来我都不知道咋处理,这下好了,能换这么多钱!”
几位等着称菜的村民你一句我一句聊了起来:“大户,厉害哟,今年光辣椒苗有香就种了1000多株呢!”“可不是,就上周那一次,也有200多斤黄瓜呢!”“还有一次,一次就收了3000多块钱咧!”
胡有香笑得合不拢嘴,直说:“还是得靠邵老板收菜嘞!家门口种菜赚的,都比得上去千岛湖镇上打工了!”
旁边71岁的杨四兰提着一蛇皮袋黄瓜也直乐:“邵老板,我这黄瓜也不差,你瞧瞧!”说着拿起一根黄瓜,轻轻拍了拍。
“杨阿姨,黄瓜43斤,辣椒12斤,共170元。”邵贤彬手起秤落,钱一递,杨四兰接过来,只见捏着钞票笑:“这钱能给孙子买零食咯!”
“邵老板,你看看我这辣椒!”那边65岁的方电里大爷蹲下身,扒开蛇皮袋里的青椒,“刚摘的,新鲜着呢!”
邵贤彬同事方向东蹲下来翻了翻:“方大爷,您这辣椒长得好,又大又鲜亮!”方大爷乐得眼睛眯成缝:“那就好,我们就盼着你们来收菜,接下来我还有好多辣椒呢,今年种了400棵辣椒苗。”
上个月杭城餐饮老板进村收菜时得了个“老销冠”称号、快70岁的陈胡花有点姗姗来迟,她背来了两袋白黄瓜,一袋辣椒,一袋豆角,最后也收获了300多块钱。
一一称重、一一算钱、一一付上专门带去的现金,一一装车……当天是邵贤彬和他的“千屿千味”今年第26次到村里来收菜。一个小时不到,各式蔬菜装满了一辆全顺面包车。
“一般一周一两回,四月份菜少没怎么来,这阵子来得勤,蔬菜得两天一收,不然就老了。”邵贤彬盘了盘收获,带来的3000多元现金差不多付光了。
“差不多收了八九百斤菜,回杭城后马上分到四家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