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乐糍香》排练现场
记者 宣涛 建德微融圈 刘志强
渔船作大鼓、船钉作编钟、船桨作拍板、鱼篓作沙槌……这几天,一部来自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交汇处建德三都渔村的《渔乐糍香》建德风原创声乐套曲与渔耕用具打击乐,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这部由“文化特派员和她的朋友们”驻村创作的匠心之作,将建德民歌、九姓渔民历史、渔民号子、方言及生活器具巧妙融合,“叮叮当当”敲出了渔村的美好生活。
很多网友看完我们拍摄的片段剧透花絮,表示“完全看不够!”
这不,完整版来了——今晚,《渔乐糍香》将在三都渔村奏响,同时拉开“音醉三都·嗨FUN一夏”音乐季开幕式暨文化特派员一周年成果展演盛会的序幕。
“正值浙江省推行‘文化特派员’制度满周年之际,我们计划以音乐为纽带,全景式展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同时打造一个汇聚乡村梦想家、深化青年人才工作、落地特色文旅项目的精彩舞台。”三都镇党委书记方睿说。
舞台上,《渔乐糍香》首演开场。
这是一部由杭州市文化特派员周霞与作曲家流云老师,专门为三都渔村“量身定制”的建德风原创声乐套曲与渔耕用具打击乐,乐器用的都是渔民们日常生产生活用具——两米多长的渔船是大鼓,7个由小到大排列的饭甑(农村里蒸饭用的)是小鼓,会发出“沙沙”声的鱼篓,“叮叮当当”的木鱼装饰,能敲出音阶变化的酒缸,还有一排敲起来声音像编钟的铁器……
从《序》开篇介绍九姓渔民的历史和上岸后的幸福生活;到第二篇章《幸福渔村》讲述“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三都渔村的美丽蝶变,引出麻糍、九姓鱼宴等特色;第三篇章《共富三都》,用婺剧风歌曲的形式表现如今三都“红绿黄”三色产业蓬勃发展;最终章《尾声》,《渔耕欢》渔耕生活用具自由打唱……
自由打唱阶段,观众们还能上台和演员们一起试奏各种打击乐器。
除了《渔乐糍香》首演,当晚,政、校、企、民四方力量深度协同,将会有一批聚焦音乐特色和产业融合的优质文旅项目集中签约落地,为三都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活动同步重磅首发“音醉三都山水间”音乐研学路线。路线精心串联镇头村乡村音乐学校、“醉三都”文化乡集、影像音乐工坊、乡村录音棚等特色站点,创新推出“六个一”音乐研学体验套餐(观看一场演出、喝一杯渔家酒水、吃一个香糯麻糍、拍一张九姓渔民婚俗照、录一首歌、开一场乡村演唱会)。
开幕式后,激情四射的草坪音乐节即刻点燃夏夜,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的师生们将献上精彩音乐演出,并且持续两个晚上。
除了精彩演出,三都梦想部落为你提供花式服务——
活动现场,“山里朋友”共富集市助阵,集市有麻糍、西瓜、农副产品售卖。特别声明:山里朋友的高山瓜每一颗都由山里的朋友亲手挑选,带着晨露、裹着山风,坐着三轮车、搭着小货车,一路颠簸着奔赴现场。
还有全新网红打卡点“Sunset 春江日落”优雅登场,新晋宝藏店“江边城外”火热营业中……
自驾导航:三都九姓渔村游客接待中心。
这个周末,建德三江口,看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