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爱山教育集团常溪小学
六(3)班 徐森烨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每年端午奶奶都会吟唱这首小调,而我觉得粽子在锅子里的咕嘟咕嘟声,才是最贴切端午的歌谣。
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料,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深深迷恋。这源于那一张张有着清香的绿色粽叶,和一粒粒透亮饱满泡了一夜的米,少不了的是奶奶娴熟的技艺。
你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更香更甜。奶奶那双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想自己包一个,于是学着奶奶的样子,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怎么也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还总漏米,奶奶笑着说:“烨烨还小,不会包没关系,奶奶会包给你吃的!”和煦的阳光穿过树梢打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有你,真好!
粽香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房间……奶奶早早为我凉好粽子,我捧起一只粽子,轻轻拉一下,线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
我在奶奶的粽香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后来,我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
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地敲打我的味蕾。有你,真好!
指导老师周敏艳:
小作者通过对传统习俗——端午节包粽子这一活动的描述,巧妙地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纽带。小作者用细腻的语言和生活化的笔调,具体描绘了奶奶制作粽子的过程,不仅展示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反映了两代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小作者笔下的画面,如同一幅温馨的画,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家的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