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年龄90岁!

首批32位胸部肿瘤患者 在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接受治疗

更精准、更有效、副反应更小

2025-07-03

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治疗室 医院供图

记者 金晶 通讯员 马华君 王屹峰

“从重离子治疗门诊开始至今,来我们胸部肿瘤重离子治疗门诊咨询的患者已有300多位,80%以上是肺癌患者,其他还包括乳腺癌、胸腺肿瘤、食管癌、软组织肉瘤、气管腺样囊性癌等患者。”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科主任季永领主任医师说道。

随着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的启用,截至目前,季永领主任带领团队已为首批32位胸部肿瘤患者进行重离子治疗,其中男性22位,女性10位,患者年龄最大的90岁,最小的21岁。32位患者中,肺癌占了绝大多数,共27例,食管癌2例、纵隔肿瘤2例、乳腺癌肺转移1例。

肺癌患者重离子治疗后情况如何?重离子治疗肺癌有何优势?哪些胸部肿瘤适合重离子治疗?快报记者请季永领主任为大家一一作答。

针对不同的肺癌分期 重离子治疗的目的不同

当今全世界治疗肿瘤主要有三大手段——手术、放疗、化疗。世界卫生组织(WHO)有项统计结果显示:肿瘤治愈率55%,其中手术贡献27%,放疗贡献22%,化疗和其他治疗贡献6%。

“手术依然是治疗包括肺癌在内的肿瘤的首选方式,但对于无法手术或者拒绝手术的患者,放疗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而重离子治疗是目前放疗领域中最先进的技术,通过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将肉眼无法看见的碳离子加速到光速的70%左右(约为每秒21万公里),利用形成的碳离子束流对肿瘤病灶进行照射,以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放射线疗法。相较于常规放疗,它更精准、更有效、副反应更小。”季主任提到。

季主任表示,针对不同的肺癌分期,重离子治疗的目的是不同的。早期肺癌首选手术治疗。但对于一部分因年龄或合并间质性肺炎、慢阻肺、心脑血管病变等无法手术的,或者不愿意手术的,通过重离子治疗,可达到类似手术的根治效果,5年生存率达85%以上,局部肿瘤控制率超90%;对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重离子治疗可明显降低放射性肺炎、食管炎等的风险,对心脏的保护更好、疗效也更佳;对于晚期肺癌患者,要以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全身治疗为主,对于局限病灶进展的患者,可通过重离子治疗来控制肿瘤进展;此外,对于一开始发现已有转移且转移灶小于5个的,在全身治疗基础上联合损伤很小的重离子等局部治疗手段,可能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90岁奶奶体检查出肺癌

重离子治疗全过程无不适感

90岁的王奶奶是重离子治疗的首批患者之一。大约两年前,王奶奶在体检中查出右肺有个肿块,初步评估为早期肺癌,在外院做了一系列检查,有手术指征,医生建议她尽早手术治疗。

考虑到高龄,且对生活质量有较高要求,王奶奶本人和家人拒绝穿刺,也抗拒手术,希望再观察观察。但在定期随访中发现,王奶奶的肿块一直在缓慢增大,今年年初,肿块长到了3.5厘米,好在通过全面检查发现还未发生转移。

“要不要手术?”王奶奶和家人陷入纠结:不手术,怕肿瘤进一步进展,耽误病情;手术了,怕身体吃不消。此时,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正式运行的消息,给了他们新希望。

今年2月底,家人陪着王奶奶来到胸部肿瘤重离子治疗门诊,找到季永领主任咨询。

季主任为王奶奶安排了详细检查,并评估了肿瘤大小、部位以及她的肺功能,同时进行了重离子MDT多学科讨论。经过专家团队评估,虽然王奶奶依然拒绝穿刺,没法获取病理,但根据影像综合评估,以及详细的检查结果,认为王奶奶可以接受重离子治疗。随后,季永领主任团队为王奶奶制订治疗计划。

重离子治疗对患者体位的要求非常高,一旦患者的体位偏移、入射角度不够精准,会使射线“脱靶”。因此,重离子治疗技师的每一次重复摆位,偏差都要控制在毫米级甚至亚毫米级。除了摆位偏差外,呼吸运动造成的体位偏差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放疗的精度。呼吸运动伴随的胸廓起伏,会造成肺及肝脏位置的移动差别达到厘米级。

为了更好地管理呼吸,团队提前为王奶奶进行呼吸训练,以达到呼吸门控的要求。

经过两周的准备,3月底,王奶奶开始接受为期两周共7次的重离子治疗。治疗过程很顺利,王奶奶没有出现不适反应。重离子可选择门诊治疗,考虑到王奶奶高龄,安排住院治疗,每次治疗结束,她都可以自行走回病房。

出院后,季主任团队一直进行跟踪随访,王奶奶生活一切照旧,没出现不适反应。

治疗结束一个月后进行影像学复查,王奶奶的肿瘤在持续缩小,目前正定期随访。

“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或是曾经手术,肺部又长出第二原发灶的患者,重离子治疗的副作用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具有一定优势。”季主任强调。

肺功能低下无法耐受手术

重离子治疗一个月,肿瘤病灶基本消失

2024年10月,63岁的老李确诊肺癌,右肺上叶有个2.4厘米×1.9厘米大小的病灶,病理明确为非小细胞癌,好在发现较早,算是早期。

这样的情况,肿瘤本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但老李有多年间质性肺炎,再加上左肺有曲霉菌感染,长期服用抗真菌药物,免疫力低下,且还伴有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糖尿病,他的肺功能很差,走路也有气喘气急。

外科手术于他而言,风险太大,麻醉关就过不了;而普通光子放疗,又担心肺部炎症加重副反应,不敢冒险。

无奈之下,老李接受了小剂量化疗,但两次化疗后,肿瘤没有明显变化,与此同时,剧烈的化疗副反应让他不得不中断治疗。

等化疗副反应过去,缓过神来,已是今年4月。得知浙江省肿瘤医院有了重离子治疗,家人带着老李找到胸部放疗科季永领主任团队,寻求重离子治疗希望。

“患者是坐着轮椅来的,有明显的气喘气急,还伴有咳嗽咳痰,身体比较虚弱。”季主任团队陈影医生说道。

针对老李的情况,医院为他进行了重离子MDT多学科讨论,专家认为,老李的肺癌还算早期,且病灶靠近右肺外周,重离子治疗能很好地保护他的肺功能,不会损伤其他肺组织,可以进行重离子治疗。

经过制订详细的治疗计划,5月7日起,专家团队开始为老李进行10次的重离子治疗,整个治疗过程非常顺利,老李没有出现副反应,也没有发生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

术后一个月CT复查显示,老李的病灶基本消失,更重要的是,和术前相比,重离子治疗没有进一步损伤他的肺质地,将其周边肺组织保护得很好。接下来,老李只要定期复查即可。

“重离子治疗,为那些肺功能低下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让他们有了新希望。”季永领主任感慨。

重离子治疗大大降低

放射性肺炎、食管炎风险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肺癌的常规放疗,或者常规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等,对肺组织的损伤越来越小,但还是有一定可能,放疗后会出现放射性肺炎、食管炎等副反应。” 季主任坦言,这是因为放疗过程中,射线从不同角度聚焦于肺部肿瘤组织,在射线穿行过程中,会有一些能量照射到正常肺组织从而损伤肺组织,出现不良反应。

而重离子治疗在正常组织保护方面则表现得优秀得多。“重离子进入体内后,一开始能量释放很少,就像走路时轻轻踏步。但到了肿瘤所在的深度,它突然像冲刺一样,集中释放大量能量,就像是‘定向爆破’,只炸毁目标(肿瘤),而不伤及无辜(正常组织)。在此之后,能量释放又会很少,从而保护正常组织,相应地,出现放射性肺炎、食管炎的风险就大大降低。”季主任提到。

69岁的钱女士2023年11月确诊晚期肺鳞癌,肿瘤有近4厘米大,无法手术。确诊后,她辗转全国多个知名中心,进行了系统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但肿瘤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肿瘤逐渐进展到7厘米大,身体日渐虚弱,被严重的背痛和胸闷气急折磨。

得知浙江省肿瘤医院有了重离子治疗,家人为她预约了季永领主任的重离子治疗门诊号,带她从辽宁赶来杭州就医。

“患者当时是坐着轮椅由家人推着来到我的诊室的,身体非常虚弱。”季主任回忆。

经过重离子MDT多学科门诊讨论,团队再次为钱女士明确病理及分期,考虑为局部晚期肺癌,由于患者体力评分结果无法耐受手术,重离子治疗给她开启了另一扇窗,希望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

季主任团队为钱女士制订了15次治疗计划,每周4次,住院治疗。首次治疗时,因全身虚弱,钱女士是坐轮椅进入治疗室的。随着治疗的深入,她的胸闷气急、背痛的症状一次比一次好转。

值得一提的是,治疗过程中,团队实时监测治疗效果,根据肿瘤缩小的情况为钱女士进行重离子治疗计划的更改,4周的治疗时间内一共调整了4次。

治疗结束时,钱女士疼痛的症状已得到完全缓解,肿瘤缩小的进度也超出预期,更重要的是,整个治疗过程没有出现放射性肺炎、食管炎等不良反应。接下来,钱女士将定期复查,观察治疗效果。

“除了肺癌,不可手术的胸腺肿瘤、气管腺样囊性癌、转移灶在5个以内的乳腺癌和食管癌,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部分患者可联合重离子治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季主任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