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陆颖
近日,瓶窑第三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走进瓶窑老街上的非遗博物馆,分别开展了主题为“乐享‘瓶’之风”和“智探‘鸢’飞扬”的非纸笔测评活动。
咦?陶瓶里怎么藏着小字条?原来每个瓶子里都装着拼读字条。别看才一年级,学生们认起字来一点都不马虎,选一个喜欢的陶瓶,读出里面的句子,感受瓶窑陶艺文化的璀璨;陶器摊位前,有的歪着脑袋算总价,有的踮着脚尖找陶器,大家忙着用纸币和硬币付账;二楼的学生也没闲着,正认真地向非遗传承人学拉坯;边上的桌子前,站着一些学生,手里拿着小锤子,敲碎泥土,找到藏着的汉字“偏旁”……
而风筝馆里,二年级的学生正进行着一场奇妙的冒险。轴对称的风筝面背后藏着怎样的背诵题呢?学生们歪着头找对称的风筝面,像发现宝藏一样翻开背面,接着有感情地吟诵出古诗;一楼的网格图上有好多风筝,学生们抽到手持牌后,快速锁定可以平移得到的图形;三楼风筝灯彩馆里摆满了桌子,上面放着风筝和丝线,学生们两两组队,穿线、打结、缝合、系线……一只只五彩缤纷的风筝很快呈现在大家面前;而风筝面绘制区也热闹非凡,学生们拿起彩笔,有模有样地设计起来……
学校党支部书记倪碧宏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将测评放在非遗馆,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瓶窑非遗,另一方面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展现能力和智慧。未来我们会开设更多的社会课堂,让孩子们走出学校,走进生活,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