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陈雨虹 吴婧
6月27日上午,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启用7周年之际,浙江医院在三墩、灵隐两院区同时举行惠民义诊活动,知名泌尿外科专家、浙江医院党委书记陈军携医院各学科专家向市民送出义诊号。
“医生,我刚拔完牙,医生开了消炎药,这个能不能和止痛药一起吃呢?”73岁的蒋阿姨一早赶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她有多年的膝关节炎,最近因为关节疼痛在吃止痛药。
“阿姨您放心,这两种药一起用不影响的。”浙江医院药剂科吕莎了解情况后,为蒋阿姨答疑解惑。问诊中还得知,蒋阿姨的骨密度检测结果不太理想,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建议她到骨科门诊进一步咨询。
72岁的吴阿姨从老家来杭州帮女儿照顾外孙,原本身体不错的她,最近经常头晕,趁着这次义诊特地赶到三墩院区挂了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杜常青主任医师的义诊号。测量血压后发现,吴阿姨的上压高达152毫米汞柱,下压88毫米汞柱,已经属于高血压了。
“我以前没有高血压的,好几年没做过体检了,没想到自己血压会这么高!”吴阿姨感到有点意外。配好降压药后,杜常青嘱咐吴阿姨接下来要遵医嘱用药,还要定期测量血压。饮食和生活习惯上也要注意,平时尽量吃得清淡一些。
“除了老年群体,年轻人也不能忽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杜常青说,5月,浙江医院接诊了多例急性心梗患者,患者平均年龄只有52岁,40周岁以下的急性心梗患者占三成。
“6月26日早上,我们连续收治了两个35岁左右的年轻心梗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年轻患者基本上血压、血糖指标都还算正常,人也不是很胖。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长期熬夜的生活方式,晚上熬夜到凌晨一两点睡觉是常态。”杜常青提醒,长期熬夜是非常重要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因素,呼吁广大年轻人尽快改变长期熬夜的不良生活方式。
浙江医院党委书记陈军表示:浙江医院已走过70年风雨历程,积淀了深厚的发展底蕴。2018年,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正式投入使用,挂牌“浙江省老年医疗中心”;2020年晋升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2024年又成功挂牌“中科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投入运营的七年来,医院通过多学科协同发展,在学科布局、体系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持续优化,为周边近50万居民提供了优质医疗服务。同时,医院创新建立了二级、三级社区医院“手牵手服务”机制,成功打造了“西湖模式”医疗服务新体系。专科建设成效显著,心血管内科、老年病综合诊疗、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未来五年,三墩院区将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着力建设成为以老年医学为特色的省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