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富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善望诊和脉诊,临床以内外结合治疗甲状腺结节、消化功能障碍、慢性咳嗽、慢性咽炎、睡眠障碍、排尿障碍、男性生殖功能障碍等见长。 坐诊时间: 都市快报咏芝元国医馆:周二下午、周日上午。
通讯员 亦宣 记者 潘雷
郑大伯今年70岁,2019年体检时查出甲状腺结节,被评定为4类。尽管穿刺检查未发现恶性证据,但医生仍建议密切随访观察。
2024年5月复查时,影像报告让老人心头一紧:结节较前增大,左侧最大达0.7cm×0.3cm,右侧0.4cm×0.4cm,且提示纵横比例失调、边界欠清等危险信号,再次被判定为4类。“当时手都在发抖,生怕要挨刀子。”郑大伯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
转机出现在2024年8月25日。郑大伯慕名找到咏芝元国医馆的韩富强医师。
韩富强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师从李曰庆、李海松、鲍严钟等多位名中医,在治疗甲状腺疾病方面经验颇丰,尤精于望诊和脉诊。
韩医师通过脉诊发现郑大伯脉象细弦,再结合舌象和触诊,精准辨为“气滞血瘀、痰热互结”。他开出活血化瘀、清热化痰的中药方剂,再通过局部穴位贴等外治手段辅助治疗。
“临床上,甲状腺结节分为6类。一般1-3类绝大多数为良性,到了4类以后就有了一定恶变的风险。4类需警惕但未必要立即手术。甲状腺结节就像‘河流中的淤泥’,手术虽能切除,但体质不改变仍有复发的可能。”韩医师用生动比喻阐释治疗理念,“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不能只盯着结节本身,而要整体调理,通过理气化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改变体内环境,从根源上抑制结节生长。”
经过4个月的中药调理,2024年12月26日的复查带来惊喜:超声影像显示,结节边界变清晰,分级降至3类。“现在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捧着检查报告的郑大伯笑逐颜开。
同样收获惊喜的还有69岁的王阿姨。2024年7月体检时,她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达884.24IU/mL(参考值<115.00IU/mL),过氧化物酶抗体124.09IU/mL(参考值<34.00IU/mL)。
“虽然没有什么不舒服,但看着化验单上的两个箭头,心里总有个疙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王阿姨于2024年10月6日找到韩医师。
短短一个半月中药调理后,复查数据令人振奋:球蛋白抗体骤降至359.00IU/mL,过氧化物酶抗体回落至86.70IU/mL。
又吃了一个月中药后,王阿姨中断治疗了一段时间,直到今年4月,她再次找到韩医师,此时,她的球蛋白抗体为291.00IU/mL,过氧化物酶抗体为68.90IU/mL。“停了一段时间药,抗体也没有升高,我打算再坚持坚持,争取让指标恢复到正常值。”王阿姨充满信心地说。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表现,往往没什么特别症状,也比较难察觉,但它却是造成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常见的原因,定期检查至关重要。”韩医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