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B03版
公办本科终于保住了
口述:绍兴某普高女生
高考分数:580分
选考科目:政治、历史、地理
刚刚拿到成绩单的时候,我是既失落,又欣慰。失落的是自己比估分的成绩差了一截,本以为自己能够摸到特控线。欣慰的是这个成绩总算报考省内的公办本科院校应该是没问题的。
大家都知道文科生要读本科,竞争还是蛮激烈的。这两天我跟妈妈,还有亲戚,都在商量填报志愿的问题。看了去年录取的分数,才知道文科生竞争真的挺激烈。我们也去参加了很多高校的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快报的活动第一时间参加了,资料也拿了一大堆。
文科能报的专业不算多,更不妙的是我好像也没有自己特别想要读的专业。师范类首当其冲被否掉了。一是分数不大够,二是家里商量决定,师范类毕业生,以后想当老师,竞争很激烈,而且现在学生人数也在减少。
其他专业,没有特别喜欢的,也没有特别反感的,所以能报的都填上了。没有重点。
请教了很多身边的长辈,以前都是学文科的,他们都认为,文科专业无所谓,很多都是相通的。况且现在找工作和专业对口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少。学习是终身的,指望大学的专业学了以后能够应对今后的工作,这个也不现实。
但是有一点很明确,我选的所有的学校都是在省内的,最希望的当然是在杭州。毕竟工作机会比较多,发展的机会会比较好。以后就算是读研,我也想读杭州的高校,况且我这个分数想要选省外好的大学也不现实。
下午,我的草稿已经整理出来了,满满当当80个志愿都填满了。排在最前面的是两所省属重点院校,然后省属普通高校也冲了10多个专业,学校都在杭州。后面就是全省各地的市属公办院校,还有一些独立学院的热门专业,比如法学等。保底的院校,除了大家都熟悉的一些院校比如越秀、宁波财经等,我还填了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虽然是大专,但是听说这个学校的就业非常好。
我想我也不会真的到这些学校去,毕竟分数还是摆在那边的。晚上,我们还要召开家庭会议商量一下,志愿到底怎么填。
我给学弟学妹的一个提醒是,高中的时候不妨适当想想今后要读什么专业,免得像我这样报志愿时无所适从。当然了,分数是越高越好。分数高了,填志愿选择余地就更大了。
专业和学校哪个更重要?
父女俩产生分歧
爸爸:更心仪
有硕士点的专业
口述:杭州某优高女生家长
高考分数:609分
选考科目:历史、政治、地理
我们的志愿填报工作是从出分之后开始的,所以说时间很紧张,这两天每天都在忙着这件事。
女儿的高考分数是609分,超出了特控线17分,我们的共识是选择填报江浙沪的重点大学。因为这些地方在地域上比较接近,经济条件也好,不管是就读体验还是将来就业,都会比较理想。
但是在优先选择学校还是专业这件事情上,我和女儿产生了分歧。分数出来后,女儿先是按照自己的分数、位次号和往年的录取情况,“哐哐”选了一拨她喜欢的学校: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然后在这些学校可选的专业中,再往上填。
但是这个思路被我否定了,我认为还是要先确定自己认可的专业,再去相对应地筛选有这些专业的学校。
女儿的选考科目是历史、政治、地理,是一个纯文科的组合,所以在专业选择上其实是有限的。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经济类、师范类、法学类的专业。但是目前看来,法学专业不太好填,分数普遍比较高。
为什么优先选择这些专业呢?其实我的出发点不是就业,而是研究生方向。现在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比较高,我们对孩子的规划是要读硕士,如果这些专业在本校就有硕士点,并且有一定的保研率,那么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来说也更适合。所以在志愿填报过程中,我会优先把好的专业往前填,先确定专业,再去找学校。
当然,读什么学校和专业,最后还得是孩子自己认可,毕竟是她自己的未来。所以目前,我们正在学校、专业这两个维度进行讨论,不断修正,达成共识。
志愿已经修改了10多遍
总体思路就是要保985
口述:杭州某优高男生家长
高考分数:656分
选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
知道儿子高考的成绩,我内心还是高兴的,他尽力了,高中三年,在一所非头部重高,获得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我一直认为,学习这种事情要尽力才好。
快报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活动,我今年是第三次参加。前面两次,是听了志愿填报的讲座,学习收获了很多。今年主要是奔着学校咨询去的。他们都说,高一高二的家长,也要去参加咨询会,听听志愿填报的讲座,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填志愿这种事情到高三的时候才去了解,真的是太晚了。
儿子也很上心的。那天早上6:30,儿子就把我叫醒。我们一起坐地铁过去,时间还早,我们顺便逛了一下香积寺。
早饭,两人就在展会举办地楼下吃了碗拌面。8:40,很多学校都在了,赶在人流拥挤前,我把要咨询的学校全部逛完了,体验感特别好。
我们参加了浙大三一综合评价招生。目前还在等结果。我们的分数,浙大是够不上的,填报志愿总体的思路就是保985。目标是瞄准了一些竞争不那么激烈的985高校,比如兰州大学、东北大学等。还有一些头部985高校的中外合作专业,比如西安交通大学的中外合作专业。
之后我们填了很多头部的211高校,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浙工大和杭电我们也填了,用来保底。
之所以选择985高校,主要是想着以后要读研,985高校保研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保研比例可以打电话或者在网上查到。
专业的话,我们填了新工科专业,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等,这是国家大力在倡导发展的专业,以后就业也不错。
我们也填了很多带电的专业。很多自媒体都在说,理工科带电的专业比较好,比如电气、电子信息等等,我也问了身边很多人,他们觉得有道理。
这两天,我们全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填报高考志愿,每天都会做一些小的修改,已经修改了10多遍,想到什么就会一起讨论一下,充分尊重儿子的意愿。
希望儿子能够被自己喜欢的高校录取!
下转B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