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画狮:《春日咖啡馆》 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4A班 徐铭辰
推荐一本好书 ——《小狗的房子》
杭州市北塘河小学二(4)班 来诗雯
在我的书架上,有一本像太阳一样温暖我的童话书,叫《小狗的房子》。它是著名作家孙幼军爷爷写的。每当翻开这本书,我就像来到了一个装满星光的宇宙,里面藏着勇气、成长和友谊的秘密。
书里的小狗和小猫,就像我生活中的小伙伴。小狗是个“小太阳”,浑身毛茸茸的。它明明自己累得气喘吁吁,却总是把“我不累”挂在嘴边。当小猫提出去河边玩时,即便知道背着沉重的房子前行,艰难无比,它也默默答应。一路上,它不抱怨,不退缩,用小小的身躯担起一切,只为满足朋友的心愿。我真佩服它!而小猫一开始像个爱撒娇的小公主,后来,它逐渐学会了关心小狗,不再只顾自己。这一幕幕让我看到了友谊对它们的深刻影响。
孙幼军爷爷的文字有魔法,把平凡的事写得有趣极了。小狗用尾巴钓鱼,尾巴在水草里摆呀摆,小鱼以为是水草,轻轻啄一下,小狗痒得直打哆嗦。还有它们遇到大灰狼时,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可最后发现是虚惊一场。文字真能让我身临其境,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中华语言的魅力吧!
读着小狗和小猫的故事,不知不觉中,我学会了很多道理。小狗教会我担当,真正的朋友不是嘴上说“我帮你”,而是默默把重活扛在肩上。小猫教会了我勇气,因为它一开始连夜路都不敢走,后来却鼓起勇气救小狗。从小猫和小狗身上,我还懂得了要互相理解。
《小狗的房子》就像一个好朋友,陪我度过好多快乐的时光。小朋友们,快和小狗、小猫一起开启这场温暖的冒险吧!相信你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
指导老师季梦涛:
这篇好书推荐以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小狗的房子》的文学魅力,体现出小作者细腻的阅读感受力和清晰的表达逻辑。文章结构清晰,层层递进,首尾呼应。在内容上,能抓住“友谊与成长”的核心主题,提炼出深刻的生命教育意义。语言表达富有童心,善用比喻和拟人化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温度,更能激发阅读热忱!
苹果树下的奇遇
杭州市半山实验小学四(5)班 何雨萱
六一前夕,校园举办以“小掌柜大爱心,共筑阿克苏绿色梦”为主题的贸易节。老师介绍活动既能盘活闲置、践行环保,又能锻炼能力,更重要的是营收可援助新疆阿克苏,认领苹果树。当得知义卖达930元就能认领一棵时,全班热情高涨。我与小林、小慧、禹鑫自动组成一组,开启这场甜蜜挑战。
小组迅速分工筹备。我们用彩色卡纸、水彩笔等制作海报,商品海报上盲盒玩偶栩栩如生,配“一元惊喜”标语;游戏海报设计夹弹珠卡通形象,还列出清晰购物清单与价格。
义卖当天,叫卖声此起彼伏。小慧在摊位前大声吆喝盲盒、手串;我拿着捏捏乐向低年级同学推销,用有趣声响吸引他们;小林留守摊位介绍商品、包装物品;禹鑫专注记账收钱,提醒价格找零。尽管汗水湿透额头、嗓子喊哑,大家依旧干劲十足。
最终,在默契配合下,我们小组远超预期,助力班级成功认领阿克苏苹果树。教室里掌声雷动,我们激动跳跃。这棵承载着爱心与希望的树,将与我们一同成长,见证齐心协力收获的甜蜜果实。
指导老师秦琴:
这篇作文紧扣“小掌柜大爱心,共筑阿克苏绿色梦”主题,将贸易节筹备与义卖过程描绘得生动鲜活。文中细致刻画了小组分工协作的场景,充分展现了同学们沟通、理财的实践能力。难能可贵的是,把环保理念、公益行动与个人成长紧密结合,结尾升华自然真挚。期待你未来创作出更多佳作!
奇妙的动物园之旅
杭州市安吉路新文实验小学
二(4)班 王湛岳
周末的清晨,阳光像蜂蜜一样甜甜地洒在地上,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期待已久的动物园。刚走进大门,我就被此起彼伏的动物交响乐包围了:树梢上的小鸟在开演唱会,“叽叽喳喳”地打着节拍;远处传来老虎低沉的“嗷呜”声,像是在给小鸟伴奏;金雕突然发出一声清亮的啼叫,仿佛在炫耀它的本领。
爸爸看着彩色游览图,像个指挥官一样规划路线:“我们先去拜访长鼻子将军,再去探望黑白团子,最后挑战百兽之王!”我兴奋地跟着爸爸妈妈,开始了奇妙的探险。
在大象馆,我见到了真正的“喷水大师”。只见大象用灵巧的鼻子卷起水桶,“咕咚咕咚”喝了几口,突然扬起鼻子,“哗啦啦”地给自己冲了个凉水澡,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撒了一把钻石。来到熊猫馆时,胖乎乎的熊猫正抱着一根嫩竹,慢悠悠地啃着,时不时还抬头看看我们,黑眼圈里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转,好像在说:“看我吃饭有意思吧?”最威风的是狮子,它抖动着金色的鬃毛,迈着稳健的步伐巡视领地,真不愧是森林之王!
不知不觉,太阳公公已经溜到了半山腰,把天空染成了橘色。我像被黏在了动物园里,怎么都不愿意离开。这时,爸爸在我耳边说:“现在回家的话,我们可以路过那家你最喜欢的冰淇淋店哦!”想到雪糕,我这才一步三回头地跟着爸爸妈妈离开了这个神奇的地方。
回家的车上,我一边舔着香草味的雪糕,一边回想今天的快乐时光:动物园里的每一个朋友都那么有趣,下次我还要来看它们!
指导老师余晓明:
这篇游记充满童趣。小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动物园的见闻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蜂蜜般的阳光”到“动物交响乐”,开篇就引人入胜;对大象、熊猫、狮子的描写各具特色,充满想象力。结尾以雪糕为引,自然收束,余味悠长。
有趣的非遗
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采荷校区)
五(4)班 高苡珂
今天妈妈带我去上了一堂体验课,一想到要自己上课,我紧紧抓着妈妈的衣角不想分开。妈妈轻轻戳戳我的小脸蛋:“九点半就来接你,乖乖去学本领哦!”我这才松开手,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教室。
一进门,就看见两位老师笑眯眯地等着我们。老师指着一口锅说:“今天咱们做糖画!”锅里的麦芽糖咕嘟咕嘟冒着泡,像金色的小太阳。老师说,熬好的糖浆要趁热用,于是发给我们每人一个小勺子和竹签。我第一次拿勺子,手心里全是汗,心想:这不就是用糖浆画画嘛,一定很简单!
我先试着画冰糖葫芦。糖浆刚滴到石板上,就“刺啦”一下摊成了一个大圆点,我慌忙用勺子划拉,结果越划越乱,最后竟变成了一个歪歪扭扭的“高”字!老师笑着说:“呀,这字写得真特别!”我红着脸说:“这是冰糖葫芦呀!”老师们都笑了。
第二次我决定画爱心。这次我屏住呼吸,像握蜡笔一样轻轻转动勺子,糖浆从勺尖流出,先画出一个弯弯的月牙,再慢慢绕成一个饱满的爱心。当我用糖浆填满爱心时,阳光正好照在石板上,糖画变得亮晶晶的,像一块金色的宝石!老师竖起大拇指:“这个爱心真漂亮,进步太大啦!”
最厉害的是老师的示范。他的勺子在锅里转了一圈,手腕飞快地抖动,石板上立刻出现了一颗星星,每一个角都尖尖的,尾巴上还有细细的糖丝,就像真的星星在闪烁!他把多余的糖浆随手分给我们吃。
不知不觉就到了九点半,我攥着自己做的爱心糖画跑出教室,妈妈笑着问:“好玩吗?”我举着糖画大声说:“太好玩啦!下次还要学簪花和龙须糖!”如果你也想试试,地点就在德寿宫附近的上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指导老师章春爱:
记录非遗体验,真情伴有心,童心称趣意,生动的描写从指尖流出,不亚于糖画爱心和星星的美妙。
垃圾少一分,环境美十分
萧山区闻堰小学五(8)班 来晓菲
在那次研学活动中,我认识到了很多,感悟也很深。
特别是其中一站,我们在富伦生态科技公司里,看着仓库那堆积如山的牛奶盒,老师说:“这些牛奶盒都是从各地拉过来的!”紧接着她问了货车上的师傅,那人说:“这车是从山东拉过来的。”我不禁想:如果我们好好进行垃圾分类,来到这里的牛奶盒肯定更多!
一阵风吹来,带着恶臭,我们看向源头,却发现那里也是牛奶盒,里面的牛奶已经变质,吸引来苍蝇。工作人员戴着口罩,手上还戴着手套,将那堆牛奶盒放入净水器清洗。看着这一幕,我心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牛奶盒清洗干净再扔,工作人员只需要简单处理就可以了。
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减少垃圾,让资源循环利用,只要每个人都贡献一份力量,积少成多,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世界的美丽贡献一份力量!
指导老师虞亚萍:
文章完整展现了“知——行——传”的认知变化过程。文中既有生动的情景描写,也有环保理念的渗透,体现了青少年参与社会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个人实践延伸到集体呼吁,使垃圾分类主题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