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娜
最近,“运河有我·我的运河我的家”征文研学活动陆续走进杭城校园,掀起了一阵小学生写运河的热潮。
活动由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拱墅区文化馆和都市快报社承办。
提起运河,杭州市育才大城北学校的孩子们没有不熟悉的。因为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孩子们就会“走大运”,毅行几公里。
每次走运河,不仅是欣赏运河的风景,也是在锤炼坚毅的精神。
前段时间,两百多名同学现场写作,把心中的运河故事,独一无二的运河情感体验,一一写出来。
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优秀作品。
在我五六岁时,妈妈常会带我去运河旁边的古街逛一逛,就连上许多课外班,这里也是必经之路。而几乎每一次,我都会在一块写着“中国大运河”的大石块前识这几个字,小时候每一次抚摸那几个红色的大字,都觉得无比亲切,每次指着这几个字,艰难地读出来,都是与运河的一种联系。看呐!这碧绿的河水湍流不息,透着一种精神,也是一种风采。
时光飞逝,10岁时我骑着自行车和妈妈一起沿着运河河畔散步,一路上,我见到了许多景:柳树的树枝柔和极了,柳叶随着柳枝弯弯下垂,碰着了我的头发,好像在抚摸我;古老朴实的小木屋,年久失修,透露着运河神秘感,令人心生疑惑;几棵绿叶繁茂的松树有着许多毛茸茸、小巧玲珑的小松鼠来光顾。我已陶醉在这看似奇幻的小世界当中了……
——五(3)班 黄梓钦
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运河被一层薄薄的晨雾所笼罩,宛如一位仙女披上了轻柔的面纱。我站在岸边,手持船桨,轻轻拨动着。湖水随着船桨每一次的划动,都会激起一串串晶莹的水花。它们在阳光中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岸边的垂柳似乎也在欢迎我的到来,用枝条轻轻地扫过我的头顶,就像是运河在用它独特的方式向我问好。——四(1)班 龚湫然
运河,我触摸你古老的印迹,回忆我的童年。记得这棵柳吗?我爬上去掏鸟蛋,常摔得满眼星,或许你忘了……记得那座桥吗,小时候我拿着棒棒糖远眺,俯看着你的身体,或许你忘了……若不是今天回看,你会不会把我也忘了呢?
看,那座房子屋檐之下是不是有个吃手指看鸟窝的笨小孩儿?是我呀,是我宝贵的回忆,是你在我心中留下的痕迹,看波光正洋溢着我的小手,如今再回首仍能看见我小时候的模样,同样,也只有在这能看见我小时候的模样……——五(3)班 尹浩宇
有人说运河的白昼月夜,各有各的情趣,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夕阳西下中大运河的色彩。太阳日落西山,大运河结束了这一天的繁忙,来往船只驶向远方,消失在金色的夕阳。这时候,霞光铺成湖的鱼鳞,流水涌动着鱼的舞姿,波光串起零碎的“珍珠”,为月色的惊鸿一舞编织锦缎。天际装扮着粉红的头簪,为星星的光辉出嫁,画眼描眉。
渔舟点点,两三只水鸟飞过金色的天和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景,再无滕王阁独有。微风乍起,搅起满河的碎金。
运河的古街别具情趣。古老的青砖路,好似在述说自己的故事,古老又威严的拱宸桥立在河面之上。桥上的每一块石头都凝聚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汗水,老街人山人海,又好似传递了千年,人们都来感受这古运河带来的时代气息。
——五(1)班 王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