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国大校部二(5)班 陈宇粲
五一假期,我和爸爸妈妈游玩了七里扬帆景区。
早晨,我来到了码头,坐上了扬帆之星号游船。船在行驶时,我走到船舱外面,凉爽的江风迎面扑来,放眼望去,两岸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我简直就像走进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里。
不知过了多久,游船靠岸了,“葫芦峡”三个大字映入眼帘。在登山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两座吊桥,我跑了上去,桥突然开始摇晃起来,看着桥下湍急的水流,我心里有一丝害怕。这时,爸爸对我说:“向前看,别害怕!”我勇敢地走过了桥。
我爬到半山腰,抬头一看,一条瀑布从天而降,我大声地叫了起来:“快看啊,瀑布在那!”我加快脚步向上跑去,但此时的山路却更加险峻了,一面是陡峭的岩壁,另一面是没有护栏的河流峡谷。
随着我的攀登,哗哗的水声越来越响,就在我快爬不动的时候,我听到了阵阵尖叫声,我跑向前去,看着那飞泻而下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爬上了一块刻有“葫芦飞瀑”的岩石,大声喊道:“妈妈,快帮我拍照!”我坐在岩石上,张开双臂,此时我仿佛是花果山水帘洞中的孙悟空。
一天的游玩,虽然有点疲惫,心情却非常愉悦,期待下一次和爸爸妈妈的旅行。
指导老师金超祎:
小作者把五一游玩七里扬帆景区的过程清晰又生动地记录了下来。从乘船时的惬意到过桥时的小紧张,再到见到瀑布时的惊喜,一路的感受非常鲜活,让人身临其境。沿途景色描写细致生动,语言自然流畅。
晨游曲院风荷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四(10)班 李柠萌
五一假期里的一个清晨,我和妈妈一起去了西湖边的曲院风荷。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几簇月季花丛,它们伏在雪白的围栏上,花瓣不像其他的月季品种那么多,每一片花瓣都由边缘到花蕊,由深到浅地晕染开来,衬着翠绿的叶子,显得格外娇艳。
沿着月季花丛边的小径向前走,就来到了荷塘。仲春时节,新荷在温暖的空气中用力生长,撑开了一顶顶小伞,清晨的露珠如晶莹的珍珠落入玉盘。鱼儿们也在水面来回穿行,扔一些面包粒,鱼儿们便“哗啦”一声涌上前去。这就是汉乐府里的《江南》吧:“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我还不禁想起了六月时荷花池的美景,真是“映日荷花别样红”呀!
绕过荷塘,走在石子小路上,过了几分钟便看到一座风格典雅的亭子,许多晨练的大伯大妈们正在亭子中休息。对面有人拿着相机在拍照,我想:我们也是他们相机中的一处风景吧!
走过亭子,穿过小桥,我们又来到了竹素园中。只见一座座假山错落有致,有的削瘦,有的刚健,有的玲珑,几枝翠竹立在石旁,相得益彰。有几只不知名的小鸟落在假山上,“啾啾”几声,动听悦耳。
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曲院风荷。清晨的曲院风荷适合静静地散步和感受,满眼的绿色、无尽的生机,是生命在舒展,也是西湖最美丽的眉眼。
指导老师林常鑫:
这篇游记生动地描绘了曲院风荷的美景,展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文章以游览路线为线索,依次描写了月季花丛、荷塘、亭子和竹素园,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小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画面充满灵动之美。同时,又巧妙引用古诗增添了文化韵味。结尾处更是点睛之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