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闻涛小学五(2)班 王笛扬
从寒山寺的喧嚣中走出来,外婆提议去西园寺时,我正揉着被香火熏得发涩的眼睛,心里老大不愿意。直到听见“那里有三百多只流浪猫”这句话,我的脚步突然变得轻快起来。
跨进西园寺山门,环境是意想不到的幽静。阳光暖暖的,风儿轻轻的,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栀子花香,青石板路上斑斑驳驳的树影在随风摇曳。当我沿着古寺的红墙走进一扇圆形拱门时,时间忽然就慢下来了。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只胖乎乎的大橘猫,它正懒洋洋地躺在草坪上晒太阳。见我走近,它只是眯了眯眼睛,轻轻摇了摇尾巴,像是在说:“欢迎呀!”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我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它的脑袋,它的毛软软的,像一团温暖的棉花。
再往里走,几只小花猫在草丛中玩耍。它们一会儿扑蝴蝶,一会儿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我拿出偷偷带进来的小鱼干,掰碎了分给它们,它们立刻用小爪子按住,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最有趣的是寺院的“黑猫警长”——一只威风凛凛的大黑猫。它蹲在高高的石栏上,像个小守卫一样看守着院子。见我走近,它突然跳下来,蹭蹭我的腿;然后又高傲地走开,仿佛在说:“我可是这里的老大哦!”
古刹飞檐投下的影子渐渐拉长,猫儿们开始沿着墙根排队等斋饭。当僧人提着木桶走来时,满院子此起彼伏的“喵呜”声,竟比寺庙里的诵经声更令人心安。
回程时,外婆笑着说:“这些猫儿,倒是有福啊。”我想起老家附近那几只忍饥挨饿的流浪猫,觉得西园寺的猫在寺院里住久了,也有了一种禅意:它们正用毛茸茸的尾巴,把佛说的“众生平等”轻轻地扫进了每个游客的心里。
指导老师沈丹:
作文生动有趣。以去西园寺的经历为线,将猫咪们的可爱模样与自在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环境描写细腻,让读者身临其境;对猫咪的神态、动作刻画入微,“黑猫警长”等形象跃然纸上。结尾升华主题,感悟自然,很棒!
心跳
杭州市时代小学二(3)班 郎清芸
浩瀚的宇宙,
无穷的生命。
妈妈和我一起分享过心跳声。
第1次心跳,
夹在她32岁满心的期待中。
第2次心跳,
躺在她33岁温暖的怀抱中。
第3次心跳,
走在她34岁鼓励的目光中。
在我第7次心跳时,
紧紧拥抱了她疲惫的39岁。
这一次,
我的心跳像雨滴,
在妈妈心上浇出了一朵小花。
(备注:我的妈妈为什么在39岁时特别疲惫呢?因为爸爸工作调动去了国外,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照顾我。妈妈是一名特殊儿童康复治疗师,每天8:30要上班,18:00下班才能接我放学,每天下班还要做家务、辅导我的作业、操持家里大小事务,所以这一年的妈妈特别疲惫。)
指导老师王敏莉:
整首诗读来温馨、柔情且充满感动。诗句以多个数字巧妙串联起孩子的生命历程,生动地表达出从孕育、出生到成长过程中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爱的传递和反馈形成了一种循环,也暗含了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