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余夕雯
当下艺术界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之一,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说,“如果你仔细观察,世界其实非常非常美丽,但大多数人并不常去留心。他们只是匆匆扫视脚下的路,并没有真正投入地、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而我,会这样去做”。
在上海西岸美术馆,大卫·霍克尼沉浸式艺术展“大卫·霍克尼:更大,更近 (当然不是更小更远)”正在进行,展览持续至11月30日。展览全长近一个小时,由六个章节组成,串联起大卫·霍克尼60余年的艺术探索。观众从文艺复兴透视法的突破,走入他对摄影拼贴的实验,再到iPad绘画一起捕捉春天的快乐,最终进入一个打破空间边界的沉浸式影像世界。
大卫·霍克尼不仅画出了20世纪最具标志性的图像,也是一位把画画当作视觉实验室的艺术家。他研究光学仪器对西方绘画的影响,并通过摄影拼贴、传真机、数码绘画(如iPad和iPhone绘画)和多屏沉浸式装置重新定义了我们如何“看见”世界与图像。他不仅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新技术,也将技术内化为绘画性表达的一部分。这次展览正是对他所探索的多重视觉经验的集中呈现。
大卫·霍克尼与中国也颇有渊源。早年,大卫·霍克尼曾经亲访中国,并将旅行经历整理成系列作品《中国日记》。在这次展览中,大卫·霍克尼不仅以数字化的笔触重新诠释自然、空间与感知,也潜在表达一种中国绘画精神里的游目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