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社交媒体 韩国年轻人 开启“多巴胺排毒”

2025-05-10

许多人一闲下来就会忍不住抓起手机,漫无目的地刷帖或短视频,浪费大量时间。在韩国,越来越多年轻人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有意远离社交媒体,代之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现象被媒体称为“多巴胺排毒”。

据韩国《中央日报》9日报道,21岁的大学生闻多敏去年意识到自己每天花10小时沉迷于社交媒体,于是果断删除了社交媒体账号。

她说:“即使交作业的最后期限迫在眉睫,我也无法抗拒社交媒体。它将我拉入无休止的短视频循环中,直到深夜……根本停不下来。”

闻多敏说,她告别社交媒体,转而看看书、听听歌,从中“获得了更多满足感”。谈及这一年多来的变化,她认为自己最大的改变是阅读和工作时能够更加专注,即使“没有社交媒体,我也能在生活细节中找到快乐,建立更稳固的友谊,笑容也更多了”。

有些人暂时难以完全戒掉社交媒体,就选择加入主题为“多巴胺排毒”的网上论坛或聊天室,与网友们互相监督、分享经验。在韩国主流即时通信服务软件“卡考说说”上,这样的聊天室有几十个。还有一些热心人组织绘画、讨论、冥想、阅读等线下活动,广受欢迎。

韩国多家市场跟踪机构去年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韩国人一年在视频分享网站“优兔”上花费的总时长达1021亿分钟,相较于2019年的519亿分钟几乎翻了一番。其背后主要原因是对短视频的需求不断增多。

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心理学教授金钟焕说:“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内容能够非常有效地刺激大脑的奖励系统和多巴胺回路。由于我们的大脑对新的刺激相对敏感,短时间内过度重复消费这类内容会导致对即时快感上瘾……上瘾后,人就会开始寻找同类快感提供者,而不想学习。”

金钟焕说:“对多巴胺上瘾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缺乏批判性思维等副作用。反之,如果人们不接触这种即时快乐,就能恢复注意力和批判性思维。”

两名英国男子因砍倒地标树被判刑

近日,两名英国男子因砍倒英格兰北部一棵地标性梧桐树而被判犯有刑事毁坏罪。

这两人分别是39岁的丹尼尔·格雷厄姆和32岁的亚当·卡拉瑟斯。他们同时被判犯有两项刑事毁坏罪,一项是因为砍倒了著名的“罗宾汉树”,一项是因为大树倒下后损坏了哈德良长城。两人预计将于7月15日被判刑。

2023年9月,位于哈德良长城上的一棵梧桐树被人蓄意砍倒。这棵树因曾在卖座电影《侠盗罗宾汉》中出现而闻名,也被称为“罗宾汉树”。哈德良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

检方表示,砍倒“罗宾汉树”是“愚蠢的破坏行为”。两人深夜驱车近50公里到达现场,一人将其砍倒,另一人用手机拍摄。陪审团最终认定,格雷厄姆和卡拉瑟斯对大树造成62万英镑的损失,对哈德良长城造成1144英镑的损失。据悉,两人曾是要好的朋友,目前已经闹翻。格雷厄姆在作证时告诉法庭,卡拉瑟斯曾对他说,这棵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树”,并曾谈到要如何砍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