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静
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眼部问题多见,复视、黄斑病变、飞蚊症、白内障等,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眼部问题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外伤、风邪等相关。虽然病位在眼,但肝主目,与肾阴不足、阴虚火旺、肝风内动关系密切。”汤养元凡国玉医生说。
凡国玉, 80岁,出身中医世家,清朝御医刘成然的第三代传人。1964年,他师承刘成然之子刘有庆,跟师七年,尽得真传。因为历史原因,刘有庆当时无法行医,将一身绝学悉数传授给这唯一的徒弟。
1984年,凡国玉赴北京中医药大学进修3年,又系统学习了中医理论知识。之后在公立医院担任中医科主任到退休。躬耕中医领域61年,凡国玉在眼部问题、帕金森、抑郁焦虑、耳鸣、面瘫、狐惑病等疑难杂症上,都积累了切实有效的临床经验。
8年前,凡国玉受白内障、复视干扰,一度停诊。后经自己开方疗愈,如今步入耄耋之年,依旧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忙碌于一线门诊。
8年前凡医生双眼看不清了
确诊“复视”后自我疗愈
2017年2月,72岁的凡医生和平时一样,忙完一上午的门诊,忽然感觉右眼发胀,额头胀痛明显,接着就视物模糊,看近看远都“眼花缭乱”。
凡医生第一时间测血压,果然高达160/110mmHg,他赶紧回家休息。
次日,看东西还是模糊一片,还重影明显,他立刻去医院全面检查。结果眼压、视网膜都正常,诊断只是白内障。
谨慎起见,凡医生又换了家医院。医生给出“白内障复视+眼底血管供血不足”的诊断,建议他先行白内障手术。
凡医生考虑白内障手术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决定自己开中药治疗。
虽说“医不自医”,但凡医生沉下心来,客观分析当前症状,再回顾发病前的蛛丝马迹,最后辨证是肝风内动,引发视物模糊及复视,便对症开了清肝明目、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三个方向结合的中药方。
结果两帖药服下,眼睛清爽了,但还有些许复视。他再微调处方,继续服药,到第五天,重影完全消失。
凡医生立刻回到门诊,一边服务病患,一边为自己开方巩固,一个月后停药。如今80岁的他,依旧耳聪目明,他说:“中医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法宝,我也是受益者。”
58岁张先生糖尿病十余年
复视、黄斑病变、飞蚊症……
张先生,58岁,山西人,患2型糖尿病十余年。
2年前的一天,他工作时忽然双眼胀痛,电脑上的字都变得模糊不清。再看窗外,亦是模糊一片,不管看什么东西都有了重影。
意识到身体可能出了问题,他直奔医院。排除脑部疾病后,张先生被诊断为复视、眼外肌麻痹、黄斑病变、飞蚊症和眼底动脉硬化等一大堆眼部问题。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张先生复视还是没有好转,双眼依旧酸、胀、痛,完全无法工作,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
他想到了中医治疗,四下打听后,找到了凡国玉医生。
耐心四诊后,考虑到张先生患糖尿病多年,凡医生诊断其脏腑精气衰微,无以上达于目,目窍脉络失于荣养,才引发眼部问题,从西医角度讲也就是糖尿病并发症。
辨证清楚后,凡医生开具行气通络、补益脏腑的中药,再以针灸外治相结合,为张先生治疗。仅一周,张先生眼睛酸胀痛改善,复视明显减轻。
继续内外同治一个月后,复视消失,张先生的生活重回正轨,至今正常。
72岁陈奶奶右眼近乎失明
左眼复视,双眼底水肿疼痛
陈奶奶,72岁,现在视野清晰,行动自由。
2021年开始,陈奶奶视力每况愈下。多次检查后,诊断是病毒引起的黄斑水肿。到了前年下半年,因为眼睛问题,她到了上哪里都要人搀扶的程度。
跑了半年多医院,陈奶奶的情况没太大改善。右眼近乎失明,看东西只有一个模糊的黑影。左眼也出现了双影,生活无法自理。另外,双眼胀痛厉害,到夜深人静更加明显,她的生活陷入了黑暗和痛苦。
家人很着急,到处打听对路的医生,去年1月,陈奶奶来到了凡医生诊室。
为安慰失去生活信心的陈奶奶,凡医生讲了亲身经历。听到比自己年长的凡医生也曾经看不清,现在还在门诊,陈奶奶一下子轻松了。
四诊后,凡医生开出中药方,辅以太阳、睛明、攒竹等穴位针灸。
2月底,陈奶奶复诊,说眼睛胀痛好了,晚上终于能睡着了,左眼复视也有减轻。又坚持了3个月的治疗,陈奶奶意外地发现右眼有了光感,视物的黑影变亮了。
到11月,治疗已经持续了10个月,陈奶奶双眼视力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完全能自理。到三甲医院查磁共振,结果提示“双眼无异常”。
5月8日-6月7日,凡国玉医师在汤养元国医馆义诊,针对复视、眼底黄斑病变、飞蚊症等眼部问题以及帕金森、抑郁焦虑、耳鸣、面瘫、狐惑病等疑难杂症,每周送出30个义诊号。门诊时间:周五、周六、周日全天。有需要的读者可拨打电话或扫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