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免陪照护病房,家属放心吗?

市一医院城北院区推行 “适意照护”模式的免陪照护病房

2025-05-08

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何华琴 王婷

“现在上班不用频繁请假,甚至还能去旅游,这在之前我连想都不敢想!”杭州的李先生望着病房里安睡的母亲,语气里透着久违的轻松。他的母亲王大妈因阿尔茨海默病(AD)出现严重认知障碍,曾让全家陷入“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困境。

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推行的“免陪照护病房”,在这里,由医护人员和医疗护理员共同组成专业团队,为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专业照护服务。身着“紫马甲”的医疗护理员正以专业化、标准化、人性化的照护,改变着传统照护模式。

入住免陪照护病房后

这些家庭的照护难题迎刃而解

75岁的王大妈退休前是一名中学教师,三年前确诊阿尔茨海默病后,逐渐丧失自理能力。儿子李先生要兼顾工作与照料母亲,奔波于公司与医院,好几次上班时接到护工电话:“阿姨吵着要回家”“阿姨又不肯吃饭了”……

无奈之下,李先生曾接母亲回家照料,可保姆一个没看住母亲就走出家门了。有次在小区里迷路,最后还是保安大哥把母亲送回了家。

这样的情况发生好几次了,直到去年7月,市一医院城北院区老年医学科(阿尔茨海默病诊疗中心)推出 “免陪照护病房” ,成为李先生一家的“及时雨”。

入住后,经过专科培训的医疗护理员承担了王大妈的24小时照护:不仅专业能力强,并且会走入她的内心世界,每当王大妈吵着要出去、要跳广场舞,医疗护理员都会耐心地安抚,陪同老人下楼散心、陪同跳舞,甚至能通过观察老人日常的行为动作,来判断老人的情绪和需求。

“接受手术治疗后,我妈妈对以前的事情又能记起来了,情绪也平稳了许多,加上医疗护理员像亲人一样的照护,让我们很放心。上周我带妻子去外地旅游了3天,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李先生感慨道。

类似情况的还有吴女士一家。吴女士的母亲80多岁,长期卧床导致皮肤破损,需要专业照护。可家中还有上小学的孙子要照顾,真的是心力交瘁。

吴女士说:“妈妈入住市一医院城北院区的免陪照护病房后,这里的医疗护理员照顾得很专业,喂食、清洗、翻身等这些照护细节都做得很好。现在我每次去医院看望妈妈,她总是说医疗护理员阿姨陪着很舒心,让我别太牵挂,安心回去。医护人员也会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及时跟我沟通妈妈的身体现状及照顾情况,让我对妈妈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

提升医疗护理员专业技能

“紫马甲”成为专业照护象征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杭州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58.2万人。在我国老龄化进程持续加速的背景下,“一人住院,全家奔波” 的陪护难题成为很多家庭的困扰。

为有效应对这一社会难题,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自2024年7月1日起,秉持“安心、舒心、放心”的服务理念,在老年医学科(阿尔茨海默病诊疗中心)推行“适意照护”模式(患者舒适、家属满意)下的免陪照护病房,为患者照护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路径。

市一医院城北院区护理部副主任朱明丽介绍,免陪照护病房并非无人陪护,而是将原有的护工替换为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护理员,为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照护服务。减轻了家属的陪护负担,达到了陪而不护的理想状态。

“推广免陪照护病房,提升医疗护理员技能是关键。”朱明丽介绍道,医院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选拔优秀护工进行照护技能培训,目前已有70余人考取医疗护理员合格证书。在日常工作中,由护士长和高年资责任护士担任指导老师,做好对医疗护理员工作的督促与指导,并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照护服务的规范化。

已累计服务近300位患者

让专业照护覆盖全院每个角落

据了解,在医护人员系统化培训与专业指导下,医疗护理员全面承担起患者日常生活照护、基础护理及心理关怀等照护服务,如陪伴检查、辅助康复、安全照护等。为了让患者和家属都安心,在病区管理方面,采用“多元协同交班”模式,医疗护理员共同参与交接班,确保全面掌握患者病情与照护重点。护士与医疗护理员实行区域责任制整体护理,运用“双轨排班”模式,并严格落实夜间错峰巡查制度,及时察觉并妥善处理各类潜在风险。此外,每月还对医疗护理员开展多维度质量评价,以全面保障患者护理质量与安全。

不仅如此,医院对病区环境进行了改善,同时优化了适老化设施:引入可穿戴式设备、中央监护系统、电动翻身床以及手持便携式呼叫铃等智能化设备,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与安全保障。

截至目前,免陪照护病房已累计服务近300位患者,显著改善了患者及家属的就医体验。医疗护理员的工作也赢得了广泛认可,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持续攀升。

2025年,市一城北院区将在全院逐步推广免陪照护病房,包括心血管内科、康复医学科、骨科、创面修复科、临床心理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等。同时,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疗护理员,让专业照护遍布医院每个角落,提升医院整体护理水平,为更多的患者及家庭解决陪护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