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邱婵姝 通讯员 胡正豪
“五一”假期,王女士带家人来杭州游玩,5月3日下午接到境外号码来电,对方自称“航空公司客服”。“您乘坐的航班突发机械故障,必须马上改签下一班次!”电话那头语气急促,“系统显示您这边只剩半小时处理时间,超时就无法锁定新航班机位,请您赶紧确认信息,我这边马上为您办理。”
看对方准确说出自己的信息,王女士没多想便同意了改签,对方提出需先退还200元差价费,王女士连忙说:“我不着急退钱,先保证顺利起飞就行。”
“必须先操作退款才能改签,这是公司规定,错过的话时间真的来不及了!”对方态度强硬并反复强调,引起王女士警觉。对方又发来“航空公司”网址,要王女士填银行卡信息。王女士将信将疑填完,页面显示“退款失败”,对方又要求她下载某视频会议App:“您把屏幕共享功能打开,我这边辅助您操作。”
王女士越发觉得不对劲,偷偷打开航空公司小程序,发现航班正常,反问道:“我忘记是在哪个平台购票的,可以帮我查一下吗?”
“我们这边查到您是在微信小程序上购票的。”
回答错误,确认是骗子,王女士马上挂断电话并报警。
站前派出所民警迅速赶来,了解情况后帮王女士检查了账户。“幸好资金没有损失,以后屏幕共享千万别乱开,小心被偷窥银行卡账户、密码,尤其是验证码。机票退改签一定要在航空公司官网或购票平台上操作。”民警叮嘱。
警方提醒:
1.出行务必通过官方途径订购机票,非官方渠道可能造成个人航班信息泄露,甚至会遇到钓鱼网站。
2.当被告知航班延误或取消,应通过航空公司客服电话、官方网站等渠道核实,“机票退改签”等理赔务必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或购票平台操作。
3.验证码和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不要透露给任何人。不随意下载会议软件,不要和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