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慧丽 通讯员 程丹丹
杨大姐不到60岁,去年,她发现了一件怪事——在家测血压总偏低,可一到医院,血压又偏高了,收缩压最高时甚至超过160mmHg。同样的情况接连出现了好几回,大家都说,应该是在医院量血压比较紧张,杨大姐自己也这样觉得。除了偶尔有点头晕,其他没什么明显不适,她就没太在意。
直到前段时间,因为持续头晕,杨大姐走进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心内科主任王审主任医师为她做了诊治。
在家血压低 到医院血压高
真的只是因为紧张?
“王主任,我在家里量血压一直偏低,上压90mmHg左右,下压50-60mmHg上下,头晕应该是因为低血压吧?吃了一段时间补品,没什么效果啊……”
问诊过程中,听杨大姐提起血压结果差别很大的“怪事”,王审认为不该只是因为“紧张”那么简单。
“当时,我分别摸了她左右手的脉搏,右手很正常,但左手的脉搏很弱,几乎摸不到。”王审立刻询问杨大姐测量血压的细节,得到的答案是,在家里她都量左手,因为用右手绑带方便,而在医院都量右手,因为往自动测量血压的仪器里伸右手更顺手。
“像您这种情况,不符合单纯高血压或者低血压引起的特征,需要考虑上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相关问题。”在王审的建议下,杨大姐完善了颈部、颅内及上肢血管B超,发现左侧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引发左侧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王审解释,椎动脉是锁骨下动脉的一个重要分支,正常情况下,血液从左锁骨下动脉经由左椎动脉流入大脑,而现在,因为杨大姐的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高速公路”走不通了,血液只能绕远路,经过右侧椎动脉再去大脑走一圈,流入左侧椎动脉,血流反向。而左椎动脉既要供应流往大脑的血,还要供应左侧肢体的血,流量不够,引发头晕的同时,脉搏就很微弱,左手量血压自然也就偏低。
顺藤摸瓜,解决“要命”的大隐患
“想要解决头晕的问题,现在得把闭塞的左侧锁骨下动脉打通?”
“您这么理解是对的,但是现在请您好好回忆一下,平时除了头晕、血压低,还有没有别的症状,比如胸闷、胸痛?”
“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这几年走路稍微快点时胸口像被堵住一样,但是就几分钟,停下来就好了。”
结合杨大姐血脂、血糖偏高,同时还有家族史(杨大姐的父亲因突发心血管方面疾病去世)的情况,王审认为,当务之急是先查冠状动脉。“全身血管就像一张网,都是连通的,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也都相同,既然这处血管已经出现了闭塞,其他血管也可能存在问题。您的症状和病史提示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严重起来是要命的,最好先查冠状动脉。”
不查不知道——杨大姐的左侧前降支动脉、左侧回旋支动脉以及右冠状动脉这三根冠状动脉中最主要的血管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
王审先为杨大姐做了手术,在各血管严重狭窄处放置支架。解决完这个“要命”的问题,之后,杨大姐又去开通了左侧锁骨下动脉,头晕、左右手血压差异大等问题也随之解决。
医院近期开设泛血管病综合门诊
这几类人群建议尽早筛查与管理
“这位患者是一位非常典型的泛血管病患者。”王审介绍,血管遍布全身,泛血管疾病属于全身疾病,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基础的一组血管疾病。动脉系统的血液为各个脏器提供营养,粥样硬化性病变会引起血管的狭窄和功能障碍,影响脏器的血液供应,从而出现相应问题。
“过去10年,我们接诊过许多这样的患者,他们因胸痛却诊断出肾动脉狭窄,因视力模糊发现颈动脉斑块……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诊疗模式往往可能忽视了背后潜藏的风险,想要针对血管健康进行全面管理,单一科室单打独斗的诊疗远远不够。”
在此背景下,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成立了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由业务副院长何浪挂帅,整合了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医学影像科、营养科等多学科资源,并于近期开设了泛血管病综合门诊。“我们希望围绕复杂心脑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一站式检查检验、整体综合评估、横向跨专科联动、慢性病药物管理、疾病预后随访等,为患者建立个性化一站式心血管病专科医院特色的疾病管理模式,缓解或治愈已出现疾病的同时,将全身情况更好地管理起来,及时控制危险因素,防止更多问题的出现。”
已确诊血管相关疾病(冠心病、脑梗死、下肢动脉硬化等)、患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高危因素(男性年龄≥45岁,女性≥55岁、有吸烟史、肥胖等)、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人群应尽早进行泛血管疾病筛查和管理。
送20个泛血管病综合门诊号源
和5个免费颈部及颅内血管B超名额
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特别送出20个泛血管病综合门诊免费号源,同时送出5个颈部血管及颅内血管B超免费检查名额。
有需要的读者可扫描二维码或下载“橙柿互动”App,在“健康”频道找到相应链接报名。报名截至2025年5月13日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