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密度变淡 体积缩小 就说明中药治疗方向是对的

中医学博士汪玉冠主任中医师诊室门口总是排队 大多是肺结节、慢性咳嗽患者

2025-05-03

汪玉冠 主任中医师 曾长期在浙江省中医院从事中西医内科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肺结节的综合调治,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对胃炎、肠功能紊乱、汗证、虚劳、口臭、失眠、口腔溃疡等内科常见病的治疗和肿瘤术后调理、膏方等也有深入研究。 坐诊时间 咏芝元国医馆: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良济和中医馆: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通讯员 亦宣 记者 潘雷

都市快报咏芝元国医馆汪玉冠的候诊区总坐满了人。木质方椅上,有人拿着厚厚的检查报告反复翻看,有人轻声询问着其他病友的治疗情况,还有人捂着嘴巴咳个不停。

79岁的黄老伯静静坐着,看起来很轻松,可谁能想到,曾经的他,也是那么忐忑不安。

5年前,黄老伯在体检中首次查出肺结节,之后每年体检,结节倒也没有明显变化。但2024年9月的体检结果,却让他和家人寝食难安。左肺上叶舌段有个11×8mm的部分实性结节,边缘可见毛刺,鳞状细胞癌抗原2.00ng/ml(正常值小于1.5ng/ml),医生怀疑肿瘤可能。

黄老伯攥着报告单,手心冒汗:“我这把年纪,要是真得做手术,能扛得住吗?”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于2024年10月找到了都市快报咏芝元国医馆的汪玉冠主任中医师。

汪主任仔细查看检查报告,耐心询问老伯的病史、饮食、睡眠、排便等情况,辨证开出了针对性的中药方剂。吃了4个月左右的中药,2025年2月,黄老伯的复查结果显示结节稍有变化,原本的部分实性结节变成了磨玻璃结节,大小缩小到9×8mm。

“结节的大小、密度是结节良恶性概率评估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结节直径越大,恶性的可能性就越大。从密度看,部分实性(混合型磨玻璃)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其次为纯磨玻璃结节及实性结节。”汪主任说,虽然还存在肿瘤的可能,但结节密度变淡、体积缩小,说明治疗方向是对的。

2025年4月复查,当看到左肺上叶舌段的磨玻璃结节缩小到5×6mm,鳞状细胞癌抗原也降到了1.38ng/ml时,黄老伯高兴极了:“总算化险为夷了!”

在汪主任的门诊里,还有一类常见病症——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汪主任表示,如果是肺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咳嗽,一般中药调治1-2周或者稍长时间就可以基本缓解症状。

31岁的崔先生,从小就被反复咳嗽困扰,尤其遇到冷热刺激,常常一阵接一阵地咳,喉咙发痒难受,还伴有过敏性鼻炎,动不动就鼻塞流清涕。这些年他做过肺部CT、肺功能检查,结果都未见异常,可用了多种药物,咳嗽还是反反复复。

2019年2月,崔先生开始在汪玉冠主任这里治疗。吃了一个多月中药后,他咳嗽咽痒的症状明显减轻,能维持四五天不发作,后续巩固7天后,症状竟一年多都没有出现。2020年8月,咳嗽复发,他又找到汪主任,只喝了两周中药,咳嗽便减轻了。

那次治疗后,崔先生的咳嗽咽喉痒一直没有发作。可2024年11月,一场感冒又让咳嗽卷土重来,还伴随着少量白黏痰、容易出汗等症状。再次找到汪主任后,经过两周的中药调理,症状明显减轻,又过了一周,崔先生的咳嗽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