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接A06版)
6
口碑案例
大兜路很多梧桐树绑了铁丝看着让人揪心
一天之内拆除
办理单位: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
上榜理由:绿色是杭州的底色,杭州人民爱绿护绿,市商旅运河集团接到市民反映后,一天之内,让梧桐树全部“松绑”,这不仅是杭城效率,更是让人心生美好的杭州温度。
市民点赞:杭城的温暖和效率,让人心生美好。
专家点评:杭州之景,在于整体意象,不应处处造景
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可记得,南山路的梧桐树也曾经为了“灯光秀”被缠满了灯带,导致快要成为古树的梧桐生长不良,媒体、市民、专家多年呼吁纠正这一错误做法,终得解绑。现在去看南山路那一溜健康的梧桐树,非常欣慰。
城市管理者应该懂得,杭州之美,美在以西湖为代表的自然山水,花园城市无需花团锦簇而是处处绿色。杭州之景,在于整体意象,不应处处造景。用力过度,过分矫饰,是对城市特质的认识不足,是审美的低下,是对自然的不尊重。
7
口碑案例
长运路有监控的照明灯太刺眼,晚上完全看不见前面路况,接反映后第一时间关闭
办理单位:杭州市公安局长庆派出所
上榜理由: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长庆派出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监控安装公司将照明灯关闭,让居民安居,这也是派出所肩负的职责之一,市民的合理化建议,就应这样“秒回”。
市民点赞:昨天发帖,今天“小太阳”就关了,给职能部门点赞。
专家点评:找到“理由”并非“合理”
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在杭州的城市道路上,这样的“小太阳”何止长运路木庵小区门口?为数不少的所谓的“卡口”均有这样的设置,设置的理由均是为了抓拍人脸,为了所谓的“保障安全”。但这种“小太阳”的设置者则全然不顾对交通参与人造成的视觉盲区因而有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
此类设施,折射的问题是:有些部门以为能找到“理由”就是“合理”,因而,为了单一的目标而否定其他的需求。这是典型的非系统性思维,以及由这种思维引发的非科学的蛮横和霸道。所以,及时清理,也不应该止于长运路木庵小区门口。
8
口碑案例
营救在家摔倒的87岁独居老人
办理单位:杭州消防
上榜理由:儿子从美国打来的求救电话,说妈妈摔倒后无法起身,而厨房的炉火仍在燃烧,杭州消防快速出动,从邻居家平台进入,关闭火源,把摔伤骨折的老人送上救护车。一通远在万里之外的求救电话,一次快速完美的救援,杭州消防训练有素,给市民满满的安全感。
市民点赞:不愧是消防,那么快速的反应,幸好有你们。
专家点评:
浙江大学“浙江省共同富裕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教授毛丹:在本救援案例中,杭州消防的迅速响应和积极作为整体呈现出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应急机制的及时性,消防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居民群众的重大急难问题做出回应;二是救援服务的专业性,救援充分考虑到了事件的复杂性,选择通过邻居家平台进入以避免直接破门带来的潜在风险;三是民生保障的协同性,从接警、救援到医护检查,整个救援过程中各部门紧密配合,具有较好的协同联动性。当前,面对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家庭在老年人照顾等方面功能的持续弱化,本案例也从侧面反映出应进一步完善独居老人的日常监测、照顾关怀的长效机制,为每一位老人营造安全、舒心的生活环境。
9
口碑案例
萧山衙前镇河边投放两千多根“救命竹竿”
办理单位:萧山区衙前镇
上榜理由:不要小看这根竹竿,它救过人命。不超过2分钟,村民拿着“救命竹竿”就将落水村民救了上来,此事引发全网关注,话题词#杭州这里设了两千多根救命竹竿#阅读量超2200万,一根竹竿就能救命,谁说不是大智慧?
市民点赞:当地很有想法,竹竿在河道密集的地方真的很实用,而且这个方法成本很低,很适合在有河的地方推广。
专家点评:
浙江大学“浙江省共同富裕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教授毛丹:萧山区衙前镇通过在全域河流旁布设2100多根救生竹竿,不仅筑牢了人民群众的生命防线,更凸显出现代政府治理与服务理念的转型。一方面,一根竹竿,体现出政府部门在应急救援方面化被动为主动,从习惯于事故发生后的事后补救转向事先预防,从细微处入手,精准施策,积极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本案例中村民利用政府提前布设的救生竹竿救起落水村民,更折射出政府与民众在急难小事上的高效联动,特别是反映出,在政府与社会的联动合作中,政府应为民间力量的作用发挥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从而有效促进社会力量的发挥。
10
口碑案例
杭州大伯写五言排律赞交警
办理单位:杭州交警
上榜理由:2024年12月18日7时33分,文一路教工路口附近,杭州公安交警西湖大队文教中队正在执勤,一位大伯将一张纸交到交警手中,三首赞美诗跃然纸上。交警们为杭州交通付出的辛劳,市民看在眼里,风里雨里,来自市民的赞美与你们同在。
市民点赞:这位市民在诗歌中写道:“交警多辛苦,分工站路中;眼观知远近,防止车伤人;见绿灯招手,如红色立停;整天旋转守,饥渴累劳神;但遇炎凉月,经常汗水霖; 卫民尽职责,忠诚应提升。”
专家点评:
字里行间见真情,警民同心筑和谐
浙江大学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何春晖:老大爷的三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饱含着真挚的情感。他用“眼观知远近,防止车伤人”描绘了交警的认真负责,用“整天旋转守,饥渴累劳神”道出了交警的辛苦付出,用“卫民尽职责,忠诚应提升”表达了对交警的由衷敬意。这些朴实无华的诗句,是对交警平凡岗位上不平凡担当的最好注解。
大伯的举动,是杭州警民关系和谐融洽的缩影。杭州交警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服务水平,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赞誉。而市民的理解和支持,也为交警开展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种警民同心、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为杭州城市文明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转A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