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创新举措典型案例

2025-04-30

1

口碑案例

文二菜市

成为杭州潮流年轻人聚集地

办理单位:西湖城投集团

上榜理由:文二菜市改造后焕发青春,成为新的城市活力空间,让菜场成为MarketWalk的地方,好吃又好逛,关乎民生福祉的“一菜一早”,西湖城投集团正在用心耕耘,创造美好。

市民点赞:文二菜市本身就满含烟火气,改造后怀旧又上新,成为年轻人和老年人都喜欢的购物和社交场所。

专家点评:夸你一句“懂我”真不容易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吴生华:“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有人说,无论菜市场的布局形式如何变迁升级,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熙熙攘攘间的市井烟火与生活本味。而这一句话在市民的点赞中恰好得到了回应。“户型设计还有必要设计厨房吗?”房价的高企,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在让年轻人远离厨房与菜市场。而杭州文二菜市的爆改成名,以及贴心的“代炒菜”服务出圈,让年轻人找回了久违的烟火气息与家庭聚餐的氛围。杭州文二菜市,让年轻人夸你一句“懂我”真不容易。

2

口碑案例

让野生摊位变成正规军的无国界夜市

办理单位:临平区南苑街道

上榜理由:别不把小摊当生计,一辆三轮车,一辆推车,很可能是一家人在杭州唯一的收入来源,杭州要发展夜经济,吃,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野生到正规,临平区南苑街道打开了新的管理思路,为杭州其他野生夜市转正提供了样本。

市民点赞:原本到处流浪的摊主从此有了家,“无国界夜市让我有了固定收入,有了在杭州安家的感觉。”

专家点评:城市服务管理中的“路标”思维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吴生华:李强总理曾经在2023年全国“两会”答中外记者问时说道:“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都要有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特别是在履行审批、管理职能时,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尽设路障、不设路标。”城市管理中,有许多的难题,其中之一就是流动摊贩和“野生”夜市扰民的问题。

让“野生”夜市转正,让流动摊贩定位,这一暖心做法就很好地体现了城市服务管理中的“路标”思维。在城市管理中,烟火气息与管理有序往往是难以两全的诉求,也只有真正懂年轻人的城市管理者,才能够真正满足年轻人的“既要又要还要”。

3

口碑案例

出行困难的“孤岛”变成了口袋公园

办理单位:上城区笕桥街道、省农科院社区、上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心

上榜理由:西面是铁路,东面是高架,南面是快速路,进出唯一通道是断头路,德胜上郡小区像座孤岛,出行很不方便,橙柿直通车报道这件事后,经过多方沟通努力,荒地破茧成蝶,成为一个近1万平方米的口袋公园。

市民点赞:省农科院社区书记徐晓东说,如今隔三差五会收到市民发来的公园美照。

专家点评:一片荒地如今人见人爱成了口袋公园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二级巡视员杨雪强:人见人爱成了口袋公园来之不易。一是街道、社区坚持不懈的工作作风和钉钉子的精神,市民群众遇到的难事,有时候解决起来确实不容易,需要持续盯紧抓牢。口袋公园的建成,是社区干部历时近3年,持续推进的结果。二是多方协同、共同推进,攻坚克难推动问题解决。三是倾听民意、汇集民智,1000多户居民的持续沟通和意见的统一。街道和社区尊重民意,与居民群众持续沟通,求得共同认可的“最大公约数”,实现民意的和谐统一。体现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工作理念,也是基层社区民主促民生的体现。

4

口碑案例

杭州东站网约车服务区提升改造

办理单位:杭州东站枢纽管理委员会

上榜理由:下了高铁车找不到人,人找不到车,一直都是网约车司机和乘客的痛点,杭州东站枢纽管理委员会邀请司机代表、网约车平台、行业专家多次探讨,推出网约车流线改造方案,效率提高了几十倍,获得乘客和司机双重好评。

市民点赞:网约车司机表示,原来进停车场找乘客要花10分钟,现在只需要30秒。

专家点评:网约车服务区全新亮相,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二级巡视员杨雪强:网约车上客区遇到的问题,看似是交通领域的问题,究其根源是城市治理、管理的问题,说明传统的城市管理体系和交通运转机制出现了障碍,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难以满足人们对出行的美好需求。城市的治理水平,浸透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维全过程。杭州已晋升为超大城市,解决网约车专用通道和必要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等问题,要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科学设计和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把车站作为现代城市功能环境的一部分来治理。(下转A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