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欣红 主任医师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47年,曾工作于湖南大学湘雅附二院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师从首届国家级名中医郑艺文教授和刘莆白教授。对于各类常见病、多发病如糖尿病等系统性辨证施治,尤其擅长风湿与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 坐诊时间 咏芝元国医馆:每周四上午; 杭州岐黄中医门诊部:每周日全天。
记者 谢谨忆
都市快报咏芝元国医馆的施欣红主任医师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相关课题。她说中医里,治疗风湿免疫病分“攻派”和“补派”,她属于“攻派”:
“我的药方通常由三部分药组成,一部分是抗免疫反应的;一部分是提高免疫力的;还有一部分是根据病人的并发症,再用其他的中药加减。”施医师说。
施医师习惯与每个病人都加个微信,病人吃药后有什么反应可随时向她反馈,如需调整药方她会及时做出改变。
施医师的病人张女士今年40岁,常年居住在诸暨。在她十八九岁时,她就发现自己的手腕、脚腕等关节会有游走性疼痛,她爸爸带她在当地到处检查,但20多年前,很多小医院的医生对免疫系统的疾病都还没有概念,所以根本没把她的病往那方面想,张女士关节痛了就去医院里挂点消炎药水,或者吃点民间偏方。
直到10年后,张女士怀孕了,她开始脸发肿,浑身没力气,去了大医院体检,才发现自己患的是红斑狼疮。第二年儿子出生,她的狼疮开始暴发,脸上长出厚厚的疱疹,形成鲜红的蝴蝶样红斑。
更糟糕的是,治疗红斑狼疮通常要使用激素,而张女士对激素非常敏感,吃了激素后连走路都走不动。
机缘巧合下,张女士找到了施医师,当时她十分焦虑,红斑狼疮已是众所周知的“恶疾”,有“不死的癌症”之称。施医师一直安慰她,“只要听话吃药就没事”,然后根据她的情况认真给她开了中药吃。这样不间断吃了3年,张女士的病情稳定住了,虽然时不时还会有些小症状,但脸上的蝴蝶斑消退了。最重要的是,张女士的内脏器官都没有受损,尤其狼疮病人很容易受影响的肾功能都还是好好的。
“这3年我是一粒西药都没吃过。”张女士说。
3年后,张女士只在每年春天在施医师这里吃几个月中药,平时如果没有症状就不用吃药,维持至今,张女士各项指标都还算稳定,她现在还开了个水果摊,收入也蛮不错。
施医师说,从中医的角度说,张女士属于血热瘀久后形成了皮肤性的热毒,她用“二青汤”、水牛角、生石膏等为张女士清热凉血,再用蛇类药为她疏风活络,还加了一些清热解毒抗免疫的中药材。
“张女士的狼疮还算是比较轻的,只有典型的皮肤性改变,没有影响到脏腑功能,完全可以用中药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施医师说,春天万物生发,也是风湿免疫系统疾病高发的季节,这类病人在这个季节尤其要注意旧疾复发。然后春天长出来的嫩芽,比如各类野菜、嫩叶嫩花等,尽量不吃或少吃。
“重点提一下我们浙江人经常吃的笋。很多人不知道笋属阴寒之物,从中医的角度讲有筋骨关节毛病的人吃笋要发的,不建议癌症或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吃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