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堆肥桶

2025-04-25

杭州市行知小学四(1)班 周之冬

我家有一个大大的露台,外婆很喜欢在上面种菜。菜地里有绿油油的菜,也有香气扑鼻的花,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可是外婆沤肥时“飘臭万里”,在客厅都能闻到臭味。我想为外婆做一个智能堆肥桶。

它的最上面是一个透明的塑料桶,方便外婆观察内部情况。这个桶用来装“肥料”,高度大约到我的膝盖。桶的外壁还有一个方方的白盒子,用来装芯片。桶顶上还有一些传感器,用来探测桶内的各项数据,还有两个电磁阀,一个在侧面,一个在下面,用来控制排出气体和液体。在底部还有一个结实的支架,用来放置上面那些东西。每到晚餐结束时,外婆就会把剩饭剩菜收到一个袋子里,然后倒入这个桶里。它们会慢慢腐烂成植物们最爱的“美食”。在变成美食的过程中,会产生沼气。当气压过高时,芯片会自动打开侧面电磁阀放气。可是,它会产生水,怎么办呢?别担心,当有水时,下面的电磁阀会被芯片打开放水。

每过六周左右,外婆就会去看一下桶内的情况。她会说:“可以了,浇花吧!”或者“可以了,浇菜吧!”这时,她就会拿出一个长勺子,耍杂技似的从桶里把肥料盛起来,倒在花盆里。它虽然臭,但比起以前浓浓的臭味,现在显得淡雅了许多。外婆这时笑呵呵地说:“太好了,终于不用戴口罩了!”我自豪地说:“谢谢外婆的夸奖!”

每当我看见绿油油的菜地和外婆的笑容,我就会想到:“只要留心观察,动脑筋思考,就能创造美好。”

指导老师李美玲:

这篇文章呈现了科技与孩子们生活的美好结合!小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为外婆设计了人性化的智能堆肥桶,巧妙运用传感器和电磁阀解决沤肥的臭味问题,体现了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文中外婆的笑颜与“淡雅”的臭味形成温馨对比,结尾的感悟更是点睛之笔——科技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传递关爱的桥梁。字里行间洋溢着祖孙亲情与解决问题的智慧,是对“生活即教育”很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