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名师团·单元作文写作指导

2025-04-25

如何让语文作文提分,写作文都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呢?《狮子少年》编辑部每期邀请杭城各年级语文名师,带来实实在在的习作预习干货,希望能为同学们的阅读写作带来新的灵感和帮助。

三年级

笔下生花, 描绘身边独特的他(她)

杭州市临平区信达外国语学校沈娟老师

(一级教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像夜空中闪烁的小星星,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主题“身边有特点的人”中,怎么才能写出他(她)的特点,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呢?

1 锁定特点,选出心中“主角”。

在你身边,你熟悉的他(她)有没有哪里和别人不一样?这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特点,也正是这个特点让他(她)变得与众不同。

2 抓住特点,让人物“站”起来。

外貌特点:外貌一般包括五官、发型、着装等。如写一个“戴眼镜”的同学,你可以说:“他那副大大的圆眼镜,像两个厚厚的放大镜,架在塌塌的鼻梁上,每次看东西都要眯着眼往前凑,活像一只好奇的小企鹅。” 在写外貌时,要突出重点,让人物一出场就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爱好特点:爱好就是一个人喜欢做的事情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写“故事大王”同桌:“她不仅能很好地把握故事节奏,最绝的是,她还能根据不同角色变换声音。前一秒的声音还像是年迈的老爷爷,下一秒就变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孩子,真是有趣极了。”

性格特点: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如活泼、幽默、坚强……写出他(她)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讲个故事,让人物“活”起来。

一个人的特点都会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呈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件或者几件典型、新颖的故事,来体现他(她)的特点,让人物“活”起来。

4 巧用文字,让内容更有趣。

细节描写。在选取的小故事中,可以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各方面的细节进行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立体。

借“别人”写“这人”。借助他人的语言或行为来突出所写人物的特点,即侧面烘托式写法。这种方法能使所写人物形象更突出,加深读者印象。

巧用修辞。在写作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能让你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写作就像一场奇妙的探险,只要用心观察,用文字把看到的、感受到的记录下来,就能让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在作文里“活灵活现”。

四年级

以爱为笔,绘就动物朋友

杭州市创意城小学邵垚楠老师(二级教师、区优秀教师)

每一只小动物,都是带着独特故事闯入我们生活的小精灵。它们灵动的眼眸、欢快摆动的尾巴,无不诉说着只属于彼此的暖心私语。

A 精准审题,情牵笔尖。

统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是“我的动物朋友”,这和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国宝大熊猫”的动物描写可不一样。“喜欢”是贯穿始终的情感脉络,“特点”则是勾勒动物形象的关键笔触。我们要清晰认识到,这篇作文不仅是呈现动物模样,更要深入挖掘人与动物间深厚的情感羁绊。这一过程,正是对孩子叙事与抒情能力的锻炼,契合新课标“交流与表达”的理念,让情感在文字间自然流淌。

B 甄选主角,情融特点。

鼓励孩子选择熟悉、深爱的动物当主角。选定动物后,精心挑选最想展现、最了解的特点,如外貌、习性、脾气等。课堂写作时间有限,聚焦一个特点深入刻画,更易倾注情感、达成目标。

写作时,可借鉴课文写法。以《白鹅》为例,先点明特点(白鹅叫声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再举例说明(养鹅如养狗,能看守门户),接着补充实证(有生客来,鹅必厉声叫嚣),最后用丰富词汇(厉声叫嚣、引吭大叫)渲染。亮特点、举事例、补实证,拓展练习,书写对动物的爱。

C 巧选情境,趣启篇章。

教材给出的情境,如寻找丢失小羊、请邻居照顾小狗等,对孩子来说可能颇具挑战。教师不妨引导新思路:先锁定动物特点,再反向构思情境。比如,要写小猫的 “慵懒”,就设定午后阳光里小猫在沙发上酣睡的场景。若觉得难,也可借鉴课文情境,或鼓励孩子虚构一件 “我与动物有爱互动” 的小事。像模仿《白鹅》情节,编写自己偶然救助一只迷路小仓鼠的故事,降低写作门槛,又紧扣题目。

D 多维评价,情韵增辉。

评价时,紧扣是否写出动物特点、是否传递出喜爱之情。同学们可以朗读作文,相互倾听,培养语感。结尾处,建议大家直抒胸臆,大胆表白对动物的爱;或在各段落巧妙融入“我”和“动物朋友”情感互动。用心体悟动物的可爱,把这份真挚情感融入字里行间。

五年级

“有”字四招,“画”人不难

杭州市长青小学吴素娟老师(拱墅区优秀班主任)

小学五年下册“描写人物”单元习作是——形形色色的人,习作中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并恰当地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来解决“画人难”的问题。

妙招1:锁住“有范”的人物

本单元展现了许多“有范”的人,机敏的小嘎子、挺脱的祥子、吝啬的严监生、技艺精湛的刷子李等,各有各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作时,同学们可选择与自己有交集的、熟悉的人来写,从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发掘其特点。可选择家人,如“老驾”爸爸、“臭美”妈妈、“皮蛋”弟弟;可选择师友,如“大胃王”同学、“螺丝钉”组长、“变脸”老师;还可以选择熟悉的“陌生人”,如坚持晨练的老爷爷……写熟悉的人,更易抓住其特点,更有话可说。

妙招2:选取“有型”的事例

“有型”是指事例要典型。看脚印能知是何动物,看事例能评判人之特点。别人有的他有,这不算典型,别人没有的他有,别人有的他更“夸张”,比如“螺丝钉”组长,他催你交作业,这也没什么可典型的,如果他像跟屁虫一样催着你交作业,连你上厕所都催着交,这才算典型,这样的事虽小,但很典型,能体现组长的尽职尽责的“螺丝钉”特点。选择典型事例,建议平时勤观察、勤写日记,积累素材库,素材库越丰富,选配越显得富足。

妙招3:运用“有效”的方法

选配了典型的事例,人不一定能“活起来”。李娟的笔下曾写过一个叫沙合斯的酒鬼,为他选配了“酒鬼买酱油”的典型事例。先读读:

酒鬼沙合斯到我家店里打酱油,真是令人惊讶。我妈问他:“为什么不是来打酒的?”他回答得挺痛快:“2000年了嘛,喝酒的任务嘛,基本上完成了嘛!”可是才过几个小时工夫,这家伙又来了,他把我们家商店门“砰”地一脚踢开,眼睛通红,头发蓬乱,外套胡乱敞着,上面的扣子一个也没有了。

事例中,如果没有他的回答和动作、神态、外貌描写,沙合斯酗酒如命的特点就没有这么精彩了。因此,人物描写的方法要在典型事例叙述中恰当有效地运用。另外,可以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来烘托人物特点。如要写妈妈爱“臭美”的特点,就可以通过描写爸爸和我都被她的打扮怔住了的表情或语言来烘托。

妙招4:拟个“有眼”的题目

因为题目自拟,很多同学不注意题目的雕琢,往往用“特点+人物”的方法命题,如“爱学习的同桌”,题目中直接表达了人物的特点,但过于直接,冲击力不够。题好一半文,好文章需要眼睛般价值的题目,拟个“有眼”的题目就很重要。拟题可以从这几个方法去思考:从典型事例中提炼,如《“兵哥哥”老爸》;从特点中包装,如妹妹犯错总推脱,常用口头禅“不是我”,题目就直接可以用《“不是我”》。

本版主持 黄莺 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