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关注九千光年,预约直播 我们更期待在2050现场与你见面
记者 沈积慧 熊文媛
今年“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很多人问:为什么是杭州?
有人说,因为杭州有西湖和一群敢把梦想写进DNA的人。也有人说,杭州越来越像一座极客之城,充满了对科技和未来的热爱。
在今年的2050大会上,九千光年俱乐部组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局,邀请五位嘉宾,他们分别代表70后、80后、90后、00后和10后,用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分享,去寻找答案。
70后时尚科技公司创始人刘郴
不懂生物学和计算机的不是“好裁缝”
从地里的一朵棉花到一根纱线,最后穿到人身上,真正的转化率是多少?刘郴的答案是:不足51%。
从纺织服装专业毕业后,大部分同学成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开始创业,刘郴一头扎进了科学世界:从纺织服装跨界到生物信息和计算机学。
他有两位偶像,一位是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校友和前辈——比利时物理化学家伊利亚·普里高津,另外一位是比利时化学家、企业家欧内斯特·索尔维(Ernest Solvay)。
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刘郴发现科学与艺术不分家。他创立的凌迪科技Style3D,用“AI+3D”技术赋能纺织服装行业,是众多服装大牌背后的“神助攻”。
80后医学“达·芬奇”周舒扬:
我画的心脏能滴出水,被人民日报点赞
一幅心脏的插画能有多真?就仿佛在眼前跳动,甚至因为过于逼真火出了圈。
这幅画的作者,是一名外科医生。
2017年,因为一幅心脏插画火爆全网一年后,1986年的周舒扬不顾家人的反对,辞去了医院的工作,开启了自己新的人生:医学插画师。
周舒扬创立的杭州一目可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系统地创建了“医学图库”项目,其定位为“生物医学视觉知识平台”,把生物医学领域中的所有内容以视觉的形式重新重现一遍。
90后肺移植“豪斯医生”赵晋:
全球最会给小白鼠做肺移植的人之一
给小白鼠移植一个新肺有多难?时至今日,全球只有五六个实验室将这一模型常规化。而熟练掌握这一技术的研究者全球范围内不超过20个,浙大二院的赵晋医生,就是其中之一。
两年前,他入职了浙大二院,加入了“中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教授带领的肺移植科,白天跟着陈静瑜教授参与临床手术,晚上去实验室进行小鼠肺移植研究。
在小鼠肺移植上,赵晋也玩出了“花儿”。他发表的一篇论文获得了美国梅奥医学中心胸外科教授的评价与认可。
00后科技公司CEO蒋正豪:我用热爱“拿捏”飞行人生
如果说大疆创始人汪滔对飞机的痴迷始于16岁生日那年父亲送的一架遥控直升机,2002年生的蒋正豪对飞机的痴迷是高三那年,偶然参加了一场无人机趣味赛并拿了第一。
这场比赛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开关,打开了蒋正豪骨子里的热爱,并在大学期间肆意生长。当身边大部分同学在打游戏、逛街无所事事时,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他都沉浸在无人机的世界里。他在大学成立了无人机工作室,并在一年后实现了盈利,业务遍布全国各地。
去年,大学还没有毕业,蒋正豪就拿到了人生第一笔融资,成为杭州最年轻的CEO之一。
10后小学生吕思彤:我和我的5个AI智能体
席卷而来的AI浪潮让大多数成年人感到焦虑和迷茫时,互联网里长大的10后们开始大显身手。
作为这场分享会的一枚“彩蛋”,来自北京某小学的吕思彤是一名资深AI用户,不会代码的她已经手搓了5个AI智能体。比如一款“AI试卷”智能体,只要输入学科、出版社、单元、年级等关键字,就能自动生成一份有针对性的习题。“这样我就不用自己到处找习题来做了。”吕思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