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鞋二代”疯狂直播 嘴皮被聚光灯烤破

他家的鞋一定要看实物! 照片拍不出贵气,退换货补邮费

2025-04-24

地上堆放着整张头层牛皮,这些皮料可都是珍品。

工人们在加班加点做鞋子

德赛鞋厂这地面干净得发亮了

扫码抱回家 已售1072

浙江优品·好物内销

都市快报推出“浙江优品·好物内销”活动,第一期推荐萧山羽绒空调被,品质好,不冷不热,透气又控温。第二期,我们来到了“中国鞋都”温州,走进德赛鞋业——一家老牌外贸鞋厂。

厂要用到各种面料,棉絮、线头到处飞。能做到这样整洁,可见工厂的管理确实非常优秀。很多国外大牌工作人员来工厂验厂,都要竖起大拇指。

张文杰非常自豪地说:“我们工业产生的水,是可以养鱼的,是可以喝的。”

在车间,我们看到许多在生产中的鞋子,鞋码普遍很大,上面还有熟悉的logo,大牌销售价基本不低于2000元。

好物推荐人温州“鞋二代”张文杰说:“要生产出好鞋子,不仅要靠设备、工艺,更要靠人,我们希望把工厂打造成写字楼的舒适感,把工人宿舍打造成公寓的标准,让工人在这里上班有幸福感,他才能发自内心地生产好鞋。”

他告诉我们,前几年,有和他们合作的品牌把订单转移到东南亚,但生产出来的鞋子品质降低了,其实,那边不缺设备,还是工人的素质有差距。后来,又回到他们工厂下单了。

4月19日,我们赶到“中国鞋都”温州,从温州南高铁站打车到德赛科技园,大约半小时路程。

的哥是本地人,一听我们的目的地,就开始给家乡做起宣传。他说,德赛是温州最大的鞋厂之一,这个德赛科技园路过好多次,外面看起来像CBD。

德赛科技园,是德赛鞋业三大生产基地中最大的。就算是周末,工人们也是火力全开地加班加点赶单子。

温州德赛鞋业总经理张文杰,80后,站在父辈的肩膀上,在外贸和内贸市场已经摸爬滚打了十来年,拥有极具温州特色的全球商业视野,敏锐、稳重。

为了扩大内销市场,消化工厂产能,张文杰除了承担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还开启了疯狂直播的模式,最长一次连续直播24小时,嘴皮都被聚光灯烤破。

作为少壮派,他也成了公司最能带货的主播,最近他在网上一段“硬刚”的视频被网友们疯狂点赞,“我们制造业的企业,脊梁骨一定要挺起来,中国制造是世界的中国制造,并不是某个国家的制造,某一个国家生意做不了,还可以开拓其他更多国家”。

在公司展厅,张文杰介绍了德赛的业务布局,外贸业务占了70%,主要销往欧美发达国家,其中美国的业务占了30%。德赛代工的品牌鞋,市场销售价一般不低于1500元,大部分是工厂出厂价的5倍以上。

目前,他们把服务美国市场的团队投向了欧洲市场,前两天获得了一笔来自葡萄牙的2000万元订单。

更让他有信心的是,这几年,德赛鞋业国内销售业绩在不断增长,国内市场越做越大,内销潜力也越来越大。

“这几年,我们国内业务每年增长50%,以前大家都喜欢追求国外大牌,现在对国货越来越认可。现在很多人知道大牌的鞋子就是我们这样的企业做的,但内销的价格可能连大牌的五分之一都不用,就更加心动了。”张文杰说。

出了展厅,我们参观了原料车间,就像从炎热的夏天进入舒适的春天,恒温恒湿。

货架上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皮料,有意大利、巴西、摩洛哥、埃及等。种类也多,有牛皮、羊皮、蟒蛇皮等。

有的还标注了“爱马仕皮”。张文杰说,这种就是和爱马仕产品相同的原料。

他说,不同季节,不同国家,不同气候,生产的皮料是不同的,比如说夏天的牛皮跟冬天的牛皮,又是不一样的,这些对鞋的风格和品质都是有影响的。

接着,来到工厂车间,整洁得让人很震撼,地板锃亮得能照出人影。一般的鞋服工

企业名片

温州德赛鞋业,创立于1991年,拥有3个生产基地,主要生产中高端鞋,是许多国际一线轻奢品牌代工厂,公司员工3000多人,年产鞋1000多万双,产值近11亿元。

它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被浙江省商务厅评为“浙江出口名牌”“浙江省重点联系外贸企业”“浙江跨境电商出口知名品牌”。

董事长余荣岳是温州瓯海区鞋革行业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