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5888元钱,以为买到的是号称A货的翡翠手镯,最后才发现只不过是20多元钱的石英岩,这事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在网络购物当中,不少人都上了这样的当。消费者是如何被商家一步步引入这个陷阱的呢?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做了报道。
低价翡翠附带鉴定证书 消费者放心下单
上海的消费者姚女士平日钟情于各类玉石首饰,喜欢在网上逛玉石商品直播间。前不久,一个号称卖缅甸翡翠手镯的直播间吸引了姚女士的注意。
据姚女士回忆,销售人员宣称他们直播间新开张,全场优惠。“在直播间肉眼可看,成色也比较好,原价六七万、五六万,这个只有七八千、五六千。”
天然翡翠优惠的价格让姚女士动了心。更为关键的是,销售人员宣称每件玉镯都有鉴定证书,且承诺假一赔十,让她最终打消了顾虑。最终姚女士选中了一款售价5888元的翡翠手镯,在客服的指引下付了款。
然而到货后,满心欢喜的姚女士打开包裹却发现,所谓翡翠手镯的色泽明显不如直播间里说的那么好。姚女士想找卖家讨说法,却发现自己已被拉黑。投诉无果的姚女士最终选择了报警。
5888元“翡翠(A货)”
实为染色石英岩
接报后,上海警方将手镯送检,结果显示,姚女士购买的所谓“A货翡翠手镯”实为染色石英岩玉,不是翡翠。
根据线索上海警方很快锁定了售假直播间的线下地址,并在其中查获大量还没来得及售出的假玉镯和鉴定证书,同时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
记者调查发现,为了牟取暴利,犯罪嫌疑人从玉石批发市场以低价大量购进经人工染色的石英岩玉,然后在网上订制假翡翠鉴定证书,在短视频平台开播,打着天然翡翠的名义将假玉镯高价出售。
警方透露,为了逃避打击,犯罪嫌疑人同时开设有多个临时直播账号。卖出一单之后就将原直播间关闭,再换一个新号重新开播,导致遭受损失的消费者难以维权。
记者看到,假翡翠原石成本只有二三十元,刷上绿漆,用绿光手电一打,在远程网络直播间的掩护下,就可被包装成价值不菲的翡翠,开价最高可达上万元,让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买单。
经查,该诈骗团伙利用直播销售假翡翠,共计非法获利30余万元,受害消费者达100余名,遍布全国21个省市。
无需送检
发送图片就可做玉石鉴定证书
消费者之所以买到假玉石,除了商家的虚假宣传,不少人是被“玉石鉴定证书”迷了眼。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网购和社交平台出售玉石鉴定证书的商家不在少数,且售价相当便宜。一家名为“伊一珠宝礼品”的网店表示,不需要送检,买家只要提供照片,就能出翡翠鉴定证书。“刘姐姐的小店31”表示,来图就能出证书,鉴定内容记者想怎么写都可以。一家名为“凤达包装礼品批发”的网店表示,也能来图出鉴定证书,不用鉴定就能写A货翡翠。
记者从玉石批发市场购买了两款廉价的石英岩玉首饰,将图片发给不同的鉴定证书商家,要求出“翡翠A货”鉴定证书。三天后,记者收到商家发来的所谓鉴定证书,均写着材质为“翡翠(A货)”。
其中一套鉴定证书显示鉴定机构为中鑫银科金银珠宝检验检测中心,所谓鉴定证书背面显示该鉴定机构取得了CMA认证。CMA认证即中国计量认证,然而记者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输入中鑫银科金银珠宝检验检测中心,对其认证资质进行查询时,并未找到该公司的认证信息。
在另外一套所谓A货翡翠的鉴定证书中显示其鉴定机构为广东省金银珠宝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记者将鉴定证书照片发给该公司工作人员,对方表示为假证,不是他们机构所出。
近两年来,随着玉石类直播带货消费的火爆,消费投诉和纠纷开始日益显现。在黑猫投诉平台,近一年内有关玉石直播带货的消费投诉达4000多例。
在此提醒消费者,商品价格明显偏离市场正常价格时,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而对于平台提供假玉石鉴定证书,我们不禁要问:平台的监管责任究竟体现在哪里呢?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