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乡村春日研学
杭州市人民小学二(2)班 李彦哲
4月12日星期六,我和二十多名同学一起去富阳万市镇槎源坞村游玩,带队老师说:“大杭州的宝藏乡村可多了!”
我们到村里后,村里的叔叔阿姨们就带我们换上民族服装,老师说这个山村里住着7个民族,这是这个村最大的特色。我选了一件蓝色的民族服装,很喜欢。之后我们到了村委,参观了最美家园、老物件展览和村史馆等展馆。
老师带我们一起跳竹竿舞,玩捉迷藏,老师屡战屡败,我们也玩得不亦乐乎。
上午活动结束后,到了吃中饭的时间,我都惊呆了:桌上摆着一个很大的蒸笼,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菜,老师告诉我们这叫蒸笼宴,也是这个村里的特色,真是大开眼界了。妈妈说我挑食,但是今天我吃得很多。
下午,就到了我最喜欢的挖笋环节了,我之前从来没有挖过!我拿着小锄头,跟着老师到了挖笋的地方。笋有长有短,我就挑最长的挖,后来老师告诉我们长的不要挖,因为长的笋太老了,它会越来越长,变成竹子后,可以用来做很多东西。
挖完笋后,天就下起了雨,老师带我们回到室内,教我们做麻糍。我打的麻糍可好吃了,我还用杯子给妈妈带了一些,妈妈表扬了我。
一天的游玩结束了,我很开心参加了这次活动。不但见到了老师口中的宝藏乡村,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还学到了很多知识。
指导老师:游佳瑛
用爱心画地图
杭州市东润外国语学校二(3)班 糜斯宇
星期天,我和其他学校的小记者们参加了一次特别的活动——为外卖员叔叔阿姨绘制采荷小区的外卖地图。我非常开心,因为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首先,我们讨论了外卖员可能遇到的问题清单,比如楼栋号不清楚、小区道路复杂等。这让我学会了要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接着,我们和外卖员叔叔进行了互动,发现他们最头疼的是有些单元门很隐蔽,有些小路导航不显示等。这让我明白,倾听别人的声音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然后,我们分组在小区里进行实地考察,采访居民。我们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大门、小路,还画上了醒目的标志物。这个过程让我锻炼了和陌生人沟通的勇气。最后,每个小组展示了精心绘制的地图,大家互相提建议,让地图变得更实用。
这次活动让我懂得,知识不仅来自课本,更藏在生活里。当我们用心观察、勇敢提问、团结合作时,就能像小太阳一样温暖他人。这份送给外卖员的地图,不仅画在纸上,也画进了我的心里。
观《西湖东坡》有感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五(6)班 林西子
一个悠长的月夜里,我走进东坡大剧院,聆听苏东坡笔下诗词化作的歌曲。每一句诗词,都像是从历史深处传来的低语,诉说着他的豁达与感性。苏东坡一生坎坷,但他总能用“煞宽”(豁达)的心态化解内心的愁苦,展现出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然而,演出中最让我难忘的一幕,却是一向乐观豪爽的大文豪苏东坡,在风雪中满心愁苦地吟唱出那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舞台上,苏东坡独自伫立在一片白雪之中,四周荒芜一片,被大雪压倒的树木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压抑与绝望。这不仅是环境的凄凉,更是苏东坡内心深处的写照。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从灵魂深处涌出,带着无尽的思念与悲凉。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在午夜梦回时,隐约见到亡妻梳妆的身影——“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短暂的温馨被“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打破,无声的泪水如同利刃,刺痛了他,也刺痛了台下的我。剧中的苏东坡仰天长叹,风雪中透着难以言喻的遗憾与悲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的失去而沉默。
帷幕落下,灯光亮起。离开座位时,我仍不由得低声吟诵起那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此刻,他的词句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化作两个朦胧的身影:一个在床上辗转反侧,一个在窗前梳妆。念完词曲,我唯有一句“煞宽,煞宽……”来安慰彼时的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