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渚文化大走廊“文化+”产业带

安溪遗梦效果图

即将开建的良渚客厅

纸伞博物馆效果图
记者 朱振辉 余杭微融圈 黄圆圆
2023年底,首届“良渚论坛”闭幕不久,余杭区发布良渚文化大走廊首期“十大工程”。眼下,良渚文明循迹之旅一期、良渚艺创综合体、径山茶文化公园样板段等工程已完工并投入运营;良渚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工程进入桩基施工阶段;良渚博物院二期工程EPC招标启动,预计年内开工。
4月18日,良渚文化大走廊二期“十大工程”重磅发布。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68.9亿元,涵盖文物保护、文化产业、文旅项目以及民生福祉等领域。
一、良渚客厅
位于良渚街道毛家漾东岸、良祥路西侧,建设集会议、展览、高端酒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文化交流综合体,承载国际峰会级会议承办、文明互鉴体验传播、在地文化创新孵化三大使命,打造链接历史与未来的文明地标。
二、良渚遗址保护区农户外迁安居工程(一期)
项目位于良渚街道和瓶窑镇,通过集中迁建、自主迁建等多元化的方式逐步引导良渚遗址保护区内的农户外迁安居。
三、良渚谷口高坝遗址公园(一期)
项目将对老虎岭水坝外围彭安路两侧开展环境整治提升,补齐基础设施配套,优化展示体验。
四、良渚文化大走廊“文化+”产业带
以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产业圈、良渚玉湖、梦栖小镇和良渚老集镇四大板块为先行区块,通过分区块错位发展和多业态融合,打造高能级“文化+”产业平台。
五、安溪古镇产业提升工程(安溪遗梦)
安溪古镇历史悠久,是良渚文化重要承载地,文化遗迹丰富,自然山水优美,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项目利用现状房屋及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打造精品民宿、特色餐饮、消费街区与夜游路线。
六、良渚文化大走廊文化乡村传续工程
涵盖良渚文化大走廊范围内各镇街的古建筑、古桥梁、古树林等历史文化遗存,通过改造修缮、环境整治、运营管护等方式将其活化为乡村图书馆、乡土文化展陈等公共文化空间和产业发展空间,传续人文记忆。
七、苕溪风情带
项目从西门桥以西至仁和长深高速以南,全长约44公里,围绕苕溪沿岸从城镇风貌、景观、产业、交通、文旅等多维层面设计建设,打造具有余杭辨识度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乡融合范例。
八、“良渚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工程
项目依托第三届“良渚论坛”、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良渚专场活动,以及杭州良渚日系列活动等品牌活动,强化中外文明交流展陈、学术研究合作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九、瓶窑千年古镇复兴(二期)
主要建设古城会客厅、纸伞博物馆等,重塑瓶窑千年古镇风貌,促进地方经济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动瓶窑镇成为集历史文化、生态环境、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古镇典范。
十、大运河(余杭段)沿线综合保护(二期)
南起拱墅-余杭区界,北至仁和武林头,沿大运河岸线全长13.5公里,将进行驳岸修复、游步道建设、绿化提升、风貌整治等。